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中药 > 文章内容

水疝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9:03浏览:

水疝的病因病机

  水疝,是指阴囊内有水湿停滞,不红不热,状如水晶为特征的病症。相当于西医学之睾丸或精索鞘膜积液。

  本病的发生与肝、脾、肾三脏有关,因脾、肾为制水之脏,而其功能须赖肝之疏泄。故肝寒不疏,脾虚不运,肾虚失约,或先天禀赋不足,则水之输布失常,水湿下聚,或因虚而感水湿,停滞囊中而病水疝。外伤络阻,水液不行也可引起。西医学认为本病有先天后天之分。先天性因素为胎儿时睾丸下降而腹膜鞘状突全部或部分未闭锁;后天因素为睾丸、附睾、精索的感染、外伤、肿瘤或寄生虫病等。其病理是鞘膜之间或邻近器官在病因的作用下,鞘膜腔内渗出过多浆液或吸收障碍,使腔内液体潴留增多。

  水疝的诊断

  1.临床表现
  起病缓慢,多为单侧发生,阴囊肿大,可触及光滑而柔软的肿物,呈球形或梨形,犹如囊内盛水,一般无压痛。睾丸可因积液包裹而不易扪及。肿胀严重时,阴囊光亮如水晶,坠胀不适。先天性交通性鞘膜积液平卧时按压肿块可逐渐缩小或消失,站立时又复增大,或少腹部按之有水声。巨大鞘膜积液可使阴囊明显增大,阴茎内陷。

  2.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
  
(1)肿物透光试验阳性,穿刺可抽出积液。若怀疑睾丸肿瘤者,禁忌穿刺。
  (2)B超检查有助于确定阴囊内肿块是囊性或实性。

  水疝的鉴别诊断

  1.狐疝(腹股沟斜疝)多见阴囊一侧肿物,卧则入腹,立则出囊,用手轻压可纳回腹内,嘱患者咳嗽时有冲击感,透光试验阴性;交通性鞘膜积液时透光试验阳性。

  2.精液囊肿常位于附睾头部,一般体积较小,睾丸可清楚扪及。穿刺囊肿液呈乳白色,镜检内含有精子。

  3.睾丸肿瘤睾丸肿瘤无疼痛,肿物增长较快,质地硬且具有沉重感,透光试验阴性。

水疝的辨证论治

  多以疏肝、健脾、益肾、除湿为主;兼瘀者化瘀,兼热者泄热;并可配合外治、穿刺等疗法。

  1.辨证论治

  (1)内治

  ①肾气亏虚证

  证候:多见于先天性水疝之婴幼儿。阴囊肿大,甚则亮如水晶,不红不热,不痛,睡卧时缩小,站立、哭叫时增大;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温肾通阳,化气行水。

  方药:济生肾气丸、真武汤加胡芦巴、巴戟天、淫羊藿。少腹胀痛者,加乌药、木香、小茴香。

  ②寒湿凝聚证

  证候:发病缓慢,阴囊肿胀逐渐加重,久则皮肤顽厚,肿胀严重时阴茎内缩,影响排尿和性交;伴阴囊发凉潮湿,坠胀不适,腰酸乏力;舌淡,苔白腻,脉沉弦。

  治法:疏肝理气,祛寒化湿。

  方药:陈苓汤、加减导气汤、水疝汤等加减。

  ③湿热下注证

  证候:发病较快,阴囊肿大,皮肤潮湿而红热;伴小便短赤,或有睾丸肿痛及全身发热;舌红,苔黄,脉滑数或弦数。

  治法:清热化湿。

  方药:大分清饮、清解汤加减。

  ④瘀血阻络证

  证候:多有睾丸损伤或睾丸肿瘤病史。阴囊肿大坠痛,睾丸胀痛,积液可呈红色,透光试验多呈阴性;舌紫黯或有瘀点,脉沉涩。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利水。

  方药:活血散瘀汤或桃红四物汤加牛膝、泽泻、薏苡仁、车前子。痛甚者,加元胡、没药。

  (2)外治

  ①敷药法:湿热型用金黄散,以水调敷患处。寒湿型用回阳玉龙膏,以酒、蜜调敷患处。

  ②热熨法:用小茴香、橘核各100g,研粗末炒热,装布袋内热熨患处,每次20~30分钟,每日2~3次。用于婴儿水疝或继发性水疝属寒证者。

  2.其他治疗

  (1)药物注射法:对于壁薄而小的积液,在局麻下先穿刺抽尽囊液,注入25%醋酸氢化泼尼松悬液0.5~1.5ml、2%盐酸普鲁卡因2ml;或用鱼肝油酸钠3~5ml.注药后轻轻按摩阴囊,使药液分布均匀。此法禁用于交通性鞘膜积液。

  (2)手术疗法:成人鞘膜积液较多,肿块较大,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采用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