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1-01 18:58浏览:
次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辨顺证
◇ 发病初起身热不甚,常有微汗,神清气爽,咳嗽而不气促。
◇ 3~4天后开始出疹,先见于耳后发际,渐次延及头面、颈部,而后急速蔓延至胸背腹部、四肢,最后鼻准部及手足心都见疹点,疹点色泽红活,分布均匀,无其他合并证候。
◇ 疹点约在3天内透发完毕,嗣后依次隐没回退,热退咳减,精神转佳,胃纳渐增,渐趋康复。
辨逆证
◇ 见形期疹出不畅或疹出即没,或疹色紫暗,并见壮热咳剧,痰声漉漉,呼吸急促,甚则鼻煽胸高,口唇青紫,为并发肺炎喘嗽。
◇ 若疹色紫黑,形成斑块,舌干绛起刺,为热毒窜入营分、血分。
◇ 若神昏谵语,惊厥抽风,为热毒内陷心肝。
◇ 若疹点色淡,面色青灰,四肢厥冷,脉微欲绝,为心阳虚衰。
2.治疗原则
◇ 麻疹顺证的治疗有透表、清解、养阴三大法则,根据不同阶段分别实施。
◇ 麻疹逆证总的治疗原则为清热解毒。
3.分证论治
顺证
证候 | 症状 | 舌脉 | 治法 | 方药 |
初热期 从开始发热到出疹,3天左右 |
起病较急,发热咳嗽,流涕喷嚏,眼睑红赤,泪水汪汪,或微恶寒,小便短赤,大便稀溏。起病2~3天在颊粘膜近臼齿处见微小灰白色麻疹粘膜斑 | 舌苔薄白或 微黄脉浮数 |
辛凉透表清宣肺卫 | 宣毒发表汤加减 |
见形期 皮疹从见点到出齐,3天左右 |
发热不退,咳嗽加剧,疹点先见于耳后、发际,渐及头面、胸腹、四肢,最后手足心与鼻准部见疹,即为出齐。疹点初起细小而稀,渐次加密,疹色先红后暗红,触之稍觉碍手,伴烦躁,嗜睡,口渴,小便黄赤,或大便稀软 | 舌红苔黄 脉数 |
清热解毒 佐以透发 | 清解透表汤加减 |
恢复期 从疹点出齐到没收,3天左右 |
发热渐退,咳嗽减轻,胃纳与精神好转,疹点依次渐回,疹退处皮肤呈糠状脱屑,留有色素沉着 | 舌红少苔 脉细 |
养阴生津 清解余邪 | 沙参麦冬汤加减 |
证候 | 症状 | 舌脉 | 治法 | 方药 |
麻毒闭肺 | 高热烦躁,咳嗽气促,鼻翼煽动,喉间痰鸣,疹点紫暗或隐没,甚则面色青灰,口唇紫绀 | 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数 | 清热解毒 宣肺化痰 | 麻杏石甘汤加减 |
热毒攻喉 | 身热不退,咽喉肿痛,咳声重浊,状如犬吠,喉间痰鸣,甚则吸气困难,胸高胁陷,面色发紫,烦躁不安 |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 清热解毒 利咽消肿 | 清咽下痰汤加减 |
邪陷心肝 | 高热不退,烦躁谵妄,皮肤疹点密集成片,色泽紫暗,甚则神昏,抽搐 | 舌红绛起刺,苔黄糙,脉数 | 清热解毒 熄风开窍 | 清营汤加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