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中药 > 文章内容

阴吹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8:50浏览:

【病因】

  【病因病理】

  本病的主要病理是胃气下泄,不循常道,逼走前阻,其原因为:

  1.肠胃枯燥阳明阴液不足,肠胃枯燥,腑气欠通,胃气下泄所致。

  2.中气不足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运行无力,腑气失循常道。

  3.肝气郁滞七情内伤,肝郁气滞,横逆犯胃,谷气不循常道。

  4.饮停中焦素有痰饮蓄聚,蟠居中焦,浊邪相干,谷气下泄所致。

【症状】

  【诊断要点】

  1.妇女阴道出气有声,状如矢气者为阴吹。

  2.本病要注意与阴道直肠瘘管相鉴别,应进行阴道和直肠镜检查。

  【辩证分型】

  1.肠胃枯燥阴吹有声,咽干且燥,大便燥结艰行,腹部胀气。舌苔黄腻,脉弦滑。

  2.中气不足阴吹频发,面色皖白,气短乏力,无力排便,小腹下坠。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3.肝气郁滞阴吹出声,心情抑郁,胁腹作胀,大便不通。苔薄白,脉弦细。

  4.饮停中焦阴吹气出有声,心下痞满,心悸不寐,渴不饮水。苔白腻,脉细滑。

【饮食保健】

【护理】

  《陈素庵妇科补解》所说:"妊娠阴吹之病,子宫内聒聒有声,如矢气忧。或赤白带下,或先有浊气臭液出流阴户,然后有声,此系足少阴,原阴二经血虚所致。"又如《杂病广要·交肠》所论:"交肠一证,乃屎出前阴,溺出后孔之候。……若屎出前阴者,乃肠膀并破之候,非肠寄则屎从何窦而出,膀胱不破则屎从何窦而入,要必肠穿膀破,而后尿溺得以易位出也。亦必其肠膀损处,其窦粘连,而后得出入之不爽也。若非贴连,则肠虽破穿而屎出,亦不过流于肠外幕原夹层之中,纵使膀胱亦损,而其窦不相连接,亦不得出于前阴也。"这些论述均极似现代医学的直肠阴道瘘,或并发膀胱阴道瘘。

【治疗】

  本病重在预防。正确处理异常分娩,正确助产,避免会阴重度裂伤;缝合会阴切开伤口或会阴深撕裂伤口时,注意缝线勿穿透直肠粘膜,一旦发现缝线穿透直肠壁应立即拆除,重新缝合;行妇科手术缝合盆底腹膜时亦应注意勿穿透肠壁;

【检查】

暂无相关资料

【鉴别】

  直肠阴道瘘临床表现为从轻度溢粪到显著溢粪不等,瘘口小或肛门狭窄或肛门闭锁时则表现为慢性不完全性肠梗阻,在出生后数日甚至数月或2~3岁后,小儿发生排便困难,有顽固的大便秘结有时必须灌肠或用泻剂才能排便,若瘘口很大则无梗阻症状但有排便位置异常、排便疼痛和粪便变形症状。

  瘘孔较大而低位,可见大便从阴道排出和不能控制的排气。瘘孔小,当粪便干燥时,不能见到经阴道排便,但仍有不能控制的排气。由于分泌物的刺激,可发生慢性外阴炎,有抓痒、渗液和皮疹等症状。

  1.病史 妇婴生后患有直肠肛管先天性畸形;或女性病人曾有产伤史,或经腹或经阴道盆腔妇科手术史,或炎症性肠病史,或阴道用药或异物史,或癌肿侵蚀或放射治疗史,以及会阴部穿入或闭合性损伤史等。

  2.临床症状和体征 病人有粪便从阴道排出;阴道窥器暴露下看到,或指诊触及瘘口;或子宫探子探查阴道瘘口时,指端在肛门内触及探子头可明确诊断。必要时可进行钡剂灌肠X线检查和亚甲蓝注入试验可协助诊断。

【并发症】

  神疲倦怠,气短乏力,面色萎黄无华,大便秘结,口渴烦热,脘腹胀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