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中药 > 文章内容

胎热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2-11-01 18:46浏览:

【病因】

本证多由素体阳盛,嗜食辛辣;或七情郁结,五志化火;或阴虚生热,热伤胎气而成。

【症状】

妊娠期间,阴道下血,色鲜红,或腰腹坠胀作痛,心烦不安,口干咽燥,或有潮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欠润,脉滑数。

【饮食保健】

  饮食疗法

  (1)荷叶冬瓜汤:鲜荷叶一块,洗净,切成小块;鲜冬瓜500克,洗净切片,加水300毫升,煲汤。熟后饮汤食冬瓜,食时加少量食盐调味。日1料,7天为1疗程。

  (2)蔗汁山药糊:淮山药60克,洗净捣烂,加甘蔗汁100毫升,置锅中隔水炖熟服食。日1料,7天为1疗程。

  (3)黄芩炖猫腰:黄芩15克,洗净;猪腰l对,去脂及筋膜,切片,加少许调料隔水炖熟,去黄芩后服食。日1料,5天为1疗程。

  (4)梨汁银花露:银花露300毫升,梨汁50毫升,混合后当茶饮。日1料,7天为1疗程。梨汁亦可用荸荠汁代之。

【护理】

1.患者宜住院治疗,若无条件住院,则应保证休息,环境宜安静舒适,清爽宜人。禁正喧哗吵闹或频繁探视惊扰,保证足够休息与睡眠。出血期间要绝对卧床,减少活动。

  2.注意患者阴道出血和腹痛情况,在出血量增多或有胎块排出,下腹坠痛难忍时,应考虑中止妊娠。

  3.有堕胎征象时,患者大多精神紧张,惊恐不安,需要给予必要的安慰和疏解,鼓励继续治疗,并作好两种思想准备,听其自然,解除思想压力,动员家属配合给予支持与安慰。

【治疗】

【检查】

暂无相关资料

【鉴别】

其热本应有虚实之分,然而妇女妊娠之后,阴血下聚养胎,本体属于阴血偏虚,阳气偏盛状态,故胎热之证多为虚热而鲜见实热。本证常见于胎漏、胎动不安等病中。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