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题由网友提供,供考生参考】
1、 经络的得气: 感应传导作用
2、六淫共同致病特点
3、七情,脾在志为思
4、肺在志为优
5、大怒伤肝
6、痰饮治则是温化
7、瘀血致病特点
8、遗留后遗症原因是正虚邪恋
9、目无光彩,眼球呆滞,呼吸微弱,是失神
10、脏燥的代表方:甘麦大枣汤
11、坐时常以手抱头,头倾不能昂为精神衰败
12、中风,厥证,痫病共同特点
13、四肢皮肤出现白斑,是风湿侵袭气血失和
14、长期服用某些抗生素,黑腻苔或者霉腐苔
15、切脉时指力从轻到重,左右推寻:寻法
16、还有一题也是切脉的指法,循法还是总按?忘了
17、动脉:具有短滑数三种脉象特点
18、阳极阴竭:疾脉
19、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尿道灼痛
20、风水相博表现除外
21、薄荷和升麻同特点:透疹
22、
23、使君子治疗
24、只入丸散剂:雷丸
25、须发早白:侧伯叶
26、桔梗功效:利咽排脓
27、石斛: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28、墨旱莲:滋补肝肾,凉血止血
29、只供外用不能内服:升药
30、银翘散中去性取用:荆芥穗
31、麻杏石甘汤中,石膏麻黄比例:2:1
32、肾气丸中附子和干地黄比例:1:9
33、芍药汤中大黄体现了:通因通用
34、半夏厚朴汤中“治痰不理脾胃非其治”:茯苓
35、痴呆痰浊蒙窍:涤痰汤
36、噎膈痰气交阻:启膈散
37、久泄慎用治疗方法:分利
38、便秘病机:大肠传导失常
39、气秘治法:顺气导滞
40、黄疸胆腑郁热:大柴胡汤
41、淋证病久反复发作,淋出如脂,涩痛不甚,形体消瘦…:膏淋汤
42、痿证肝肾亏虚:虎潜丸
43、药疹类型:
44、陈旧性肛裂:
45、尿石证:三金排石汤
46、伤寒,早期诊断只有o高
47、伤寒确诊诊断大于80,160
45、小儿体重,9公斤
46、新生儿黄疸,4~6天
47孤脏三焦
48、戊肝,粪口,丙肝,血液
49、蠡沟,5寸,中央
50、上星穴,1寸
51、八邪,指麻,目痛
52、半阴半阳,冲和汤
53、手足口病病位,肺脾
54、麻黄用量最大,大青龙汤
55、促进女子胞发育:天癸
56、怀孕有关的经络冲任肾
57、月经后期实寒证: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
58、月经后期:肾虚血虚气滞痰湿
59、月经过少:肾虚血虚血瘀痰湿
60、经间期出血肾阴虚:两地汤合二至丸
61、闭经痰湿阻滞:苍附导痰丸
62、经行感冒:正值经期出现感冒
63、经行身痛血瘀:趁痛散
64、经行吐衄考什么证忘了
65、完带汤治疗带下过多脾虚证
66、带下过少除外…
67、胎动不安气虚:胎元饮
68、胎委不长…
69、产后用药三禁:禁大汗禁峻下禁通利小便
70、癥瘕气滞:香棱丸
71、不孕症肾气虚:毓麟珠
72、子宫脱垂:2度轻型
73、儿科外用:贴敷法
74、儿科贫血3个月-6岁血红蛋白<110
75、病毒性心肌炎
76、儿科尿频脾肾气虚:缩泉丸
77、顿咳痉咳期:清热泻肺,涤痰镇咳
78、儿科使君子散:肠虫症
79、阴跷,阳跷脉
80、起于中焦下洛大肠:太阴肺经
81、下巨虚
82、鼻尖中:素髎
83、下肢瘫痪:顶颞前斜线
84、太阳头痛:天柱后溪昆仑
85、阴虚阳亢面痛:风池太溪
86、坐骨神经痛太阳经证穴位
87、颈椎病头晕头痛:百会
88、肱骨外上髁
89、晕厥:督脉
90、经行头痛,通窍活血汤
91、易窒息和发硬肿是,新生儿
92、产后恶露不绝,生化汤加,益母草和蒲黄
93、缺乳针灸,膻中,少泽,乳根
94补血生地
95、肺痨首先辨,脏腑
96、癃闭首先辨,虚实
97、清营汤,身热夜甚
98、预产期,29日
99、流脑传染源,患者
100、传染病特征不含,阶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