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中药 > 文章内容

水疥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1-06-30 09:01浏览:

【病因】

  是由于疥虫感染皮肤(挖掘隧道的机械伤害及其分泌毒汁的刺激)引起的皮肤病,它是可以通过性传播的,尤其在青年男女性乱者中,本病传播迅速,故本病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性传播性疾病之中。疥疮的体征是皮肤剧烈瘙痒,而且皮疹多发于皮肤皱折处,特别是阴部。疥疮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的疾病。疥疮的传染性很强,在一家人或集体宿舍中往往相互传染。疥虫离开人体能存活2~3天,因此,使用病人用过的衣服、被褥、鞋袜、帽子、枕巾也可间接传染。性生活无疑是传染的一个主要的途径。疥虫是一种肉眼看不到的微小虫子,疥虫的背部有无数横行的波状皱纹,躯干的后半部有几对杆状的刚毛和长鬃,腹部有足四对,躯干后缘中央是肛门。疥虫的腭体很小,位于躯干的前端,一半陷入躯干中,螯肢呈钳形,适宜于食用皮肤的角质蛋白。寄生于人体表皮层内。疥虫的生活史分为卵、幼虫、若虫、成虫四个阶段。卵呈椭圆形,淡黄色,壳很薄,透亮,常4~6个卵聚集一处,产在雌虫所掘的隧道内。产卵时也排出大便,产卵后,成虫死在隧道盲端。幼虫自卵中孵出并生活在隧道内,不久即脱皮变成成虫,雌性若虫与雄性成虫交配后,雌虫即在隧道内产卵,一边排卵一边前进,每天掘隧道向前进0.5~5mm,移行的速度快,虫卵就疏散在隧道内,移行的速度慢,虫卵就密集在隧道内。疥虫的另一个特点是夜行昼伏,由于晚上疥虫的活动增加,皮肤往往瘙痒剧烈。

【症状】

  多见于儿童,有时也可见于青年和成人。多发于温暖季节。

  皮疹好发于臀部、腹部、腰背部和四肢等部位。

  皮疹为黄豆大至花生米大小的红色风团样丘疹,略呈纺锤形,其中心常有针头大的小水疱或丘疱疹(少数可为较大水疱)。皮疹呈疏散分布。

  自觉剧痒。一般无全身症状。

  皮疹一般经l~2周消退,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但可反复发作,新损害常可不断发生,新旧皮疹同时存在。

【饮食保健】

a

【护理】

【治疗】

  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衣被勤洗晒,发生患者后,应进行隔离,并积极治疗,以消灭传染源,防止扩大传染。

【检查】

暂无相关资料

【鉴别】

  一、痒疹儿童与成人均可发病,但以儿童为多,好发于四肢伸侧及躯干部,皮损主要为风团样丘疹,如豆样坚实,瘙痒无度,病程缓慢,无传染性。

  二、湿疹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无一定好发部位,皮损呈多形性,可有潮红、肿胀、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大疱、糜烂、渗出、结痂等,无传染性。

  三、丘疹性荨麻疹多发于儿童,常见于春秋季节,好发于四肢及腰腹部,皮损为散在纺锤形丘疹、丘疱疹及水疱,自觉瘙痒,容易复发。

  四、虱病主要发于躯干,皮损为继发性损害,如抓痕、血痂,指缝无皮损,在衣缝中可找到虱及虱卵。 1.有接触传染史,周围多人患病; 2.皮疹为小丘疹。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