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中药 > 文章内容

失荣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1-06-30 08:51浏览:

【病因】

  颈部为足少阳、足阳明经循行之处。由于情志不畅,忧思郁怒,脾伤气滞,运化失常,水湿停留,聚而为痰;肝失条达,气机不舒,郁久化火。脾与胃、肝与胆互为表里,痰火凝结于少阳、阳明经脉,发于颈部则阻隔经络而生本病。溃后破烂出血,外耗于卫,内夺于营,气血耗极,终成败证。

【症状】

 本病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除少数原发者外,大多数为转移性癌。根据病程进展,症状改变,临床分为三期。

  初期:颈部或耳之前后肿块,形如栗子,顶突根深,按之坚硬,推之不移,皮色不变,局部无热及疼痛。全身无明显不适。

  中期:肿块渐渐增大,微微作痛,肤色紫暗,肿块融合石硬,表面不平,固定。伴形体消瘦,疲乏无力。

  后期:肿块溃破,并无脓液,只流血水,其味臭秽。肿块虽腐溃,但坚硬不消,反愈溃愈坚,疮口凹凸不平,形如岩石。此时疼痛剧烈,彻心引脑,或疮口出血如喷射状,可危及生命。伴夜不安寐,胸闷烦躁,面色无华,形体极度消瘦,终至衰竭。若由其他岩症转移者,可伴鼻孔出血,视力模糊,耳窍失聪,吞咽困难,声音嘶哑。

  颈部转移性癌原发病灶多在口腔、鼻咽部、甲状腺、肺、纵隔、乳房、胃肠道、胰腺等处,因来源不同,处理方法各异。为有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疗效,须多科医师紧密协作,从多个系统寻找原发病灶。

  辅助检查:要明确肿大淋巴结的性质,常需依赖穿刺或切除淋巴结作病理检查。

【饮食保健】

【护理】

  1.患者宜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

  2.发现颈部肿大淋巴结或颈部肿块时,应高度重视,积极寻找原发病灶,及早确定病变性质。

  3.患部禁忌艾灸、针刺、外涂腐蚀药和切开。

【治疗】

【检查】

暂无相关资料

【鉴别】

一、瘰疬多发于青年及儿童。肿块位于颈部及耳后,但起病缓慢,初起肿块质较软,活动尚可,溃后有脓及豆渣状物。

  二、肉瘿发病部位在结喉左右或正中,肿块呈半球状,可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生长缓慢,无溃烂。

  三、石瘿多见于40岁以上女性患者,或既往有肉瘿病史。肿块位于结喉左右或正中,质地坚硬,活动受限,生长迅速。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