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1-06-30 08:50浏览:
次
湿痹之因,或身居卑湿,湿气袭人;或冲风冒雨,湿留肌肉,内传经脉,或雨湿之年,起居不慎。
外邪侵袭经络,气血闭阻不畅,引起关节、肢体等处出现酸、痛、麻、重及屈伸不利等症状。
《证治准绳·杂病》:“湿痹者,留而不移,汗多,四肢缓弱,皮肤不仁”。
《症因脉治》卷三:“湿痹之证,或一处麻痹不仁,或四肢手足不举,或半身不能转侧,或湿变为热,热变为燥,收引拘挛作痛,蜷缩难伸,名曰着痹,此湿痹之证也。宜用通络开痹片。
1,葱头,生姜各500克,上等醋适量。 打烂绞汁,用上等醋烧开后,将葱姜汁和入,熬成膏状,摊厚布上,贴于患处。
2,白杨皮500克,白酒1500毫升。浸泡5~7日,滤取即得;每次饮30~50 毫升,1日2次。
宜食与忌口:
风湿热痹型属热症和湿症,饮食原则宜清热,化湿,活血。常用凉性去湿兼活血之食品。如莲藕,冬瓜,油菜,菠菜,茄子,丝瓜,胡萝卜,木瓜,葡萄,薏苡仁,绿豆,赤小豆,乌骨鸡,兔肉,青蛙,鸭肉,蚬肉,海带,草鱼,泥鳅,鲍鱼,甲鱼,等。
行痹:肢体关节走窜疼痛,痛无定处,有时兼有寒热,舌苔黄腻、脉浮。
痛痹:遍身或局部关节疼痛,痛有定处,得热稍缓,遇冷则剧,苔白脉弦紧。
着痹:关节酸痛、肌肤麻木、痛有定处,阴雨风冷每可使其发作,苔白腻,脉濡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