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中药 > 文章内容

肾疳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1-06-30 08:04浏览:

【病因】

多因先天不足,禀赋虚弱,患有解颅、鹤膝、五迟等病;复因嗜食甘肥,不知节制,以致脏腑伏热,津液耗伤,日久肾阴枯涸而成。治宜滋肾补脾,用六味地黄丸加味。

【症状】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症见“上热下冷,寒热时作,齿龂生疮,耳焦脑热;手足逆冷,吐逆滑泄;下部生疮,脱肛不收,夜啼饶哭,渐成困重,甚则高骨乃败。”

  解颅、鹤膝、齿行迟,骨瘦如柴、面黑黧,齿龈出血、口臭气,足冷、腹痛泻、哭啼。

【饮食保健】

【护理】

  肾属水,色黑主骨,患此疳者,初必有解颅鹤膝齿迟行迟肾气不足等证,更因甘肥失节,久则渐成肾疳,故见面色黧黑,齿龈出血,口中气臭,足冷如冰,腹痛泄泻,啼哭不已之证,先用金蟾丸治其疳,继以九味地黄丸调补之,若禀赋不足者,调元散主之。

【治疗】

【检查】

暂无相关资料

【鉴别】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