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1-06-30 07:29浏览:
次
是因饮食劳倦损伤脾胃,复感暑湿之邪而引起的以身热不扬、微恶风寒、微汗、头身困重、胸脘痞满、纳呆、苔腻、脉濡数等为主要症状的外感病。暑湿感冒发生于夏季多雨季节。夏日气候炎热,阴雨霖霖,天暑下逼,地湿上蒸,致暑湿肆疟。暑性大热,毛窍开泄,加之贪凉饮冷,以致暑湿为风寒所遏而发本病。由于暑湿感冒的病因是夏季感冒夹湿冒寒,所以又称为“寒伏暑”或是“夏日伤寒”。
本病多发生于夏令暑湿俱盛的季节,南方多见于5~10月。 发病较急,初起以发热较高、头痛身重、口渴、脘痞等暑湿郁遏卫分肌表的证候为特点。 传人气分较快,病变过程暑兼湿邪的证候特点突出。 本病应注意与暑温相鉴别。虽然两者均发生于暑盛夏月,但暑温是由单纯暑热病邪所致,初起以壮热、多汗、口渴、脉洪大等气分阳明胃热炽盛证候表现突出;暑湿是暑兼湿邪所致,初起身热、头痛身重、口渴、脘痞等卫分暑湿郁遏肌表的证候表现多见。
暑湿的发生由感受暑兼湿邪而致病。夏令气候炎热,容易形成暑兼湿邪。若人体正气不足,或因天气炎热而嗜食生冷,以致水湿内停,往往容易感受暑兼湿邪而病。本病所及部位、脏腑,主要是卫分肌表、肺、三焦、胃肠等;若暑湿化燥化火,耗气伤津,也可深人心营,引起动风、动血。
暑兼湿邪从皮毛而人,郁遏卫分肌表,可见发热较高,伴有头痛,身重体倦,肢体酸痛,脘痞胸闷等。若暑兼湿邪从口鼻而人,困扰胃肠气机,则见高热,吐泻,口渴,心烦等气分胃肠症状。若邪热炽盛,可致暑湿弥漫三焦,或困阻中焦,或壅滞肺络,变化复杂。
暑湿的治疗,以清暑利湿为主,佐以芳香化湿。临证中要详辨暑湿的部位,体质的虚实,暑湿之偏重,而选择涤暑透邪、清肺解暑、清暑化湿、宣泄三焦等方法施治。当邪气化燥化火,人营入血,出现闭窍动风,津气欲脱等证候,与暑温危重证候相同,可参照暑温论治。
暑湿,病证名。指暑热挟湿的病证。夏季常见病之一。症见胸脘痞闷、心烦、身热、舌苔黄腻。如暑湿困阻中焦,则见壮热烦渴、汗多尿水、胸闷身重;如暑湿弥漫三焦,则见咳嗽、身热面赤、胸脘痞闷、大便稀溏、小便短赤,治宜清暑化湿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