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中药 > 文章内容

乳痨(乳房结核)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1-06-29 09:12浏览:

【病因】

    多由素体肺肾阴虚,阴虚火旺,灼津为痰,痰火凝结而成;或由情志内伤,肝郁化火,耗伤阴液,痰凝气郁而成;或由肺痨、瘰疬、肾痨等病继发。

【症状】

   患者多原有结核病史,常为20—40岁已婚并曾生育的妇女。病程进展缓慢。

  初起:乳房部一个或数个结节状肿块,大小不等,边界不清,硬而不坚,肤色如常,压痛不明显。

  成脓:肿块逐渐增大,相互融合,与皮肤粘连,推之不动,压痛或隐隐作痛,皮色微红微肿,成脓较迟,常需数日之久。若肿块软化,则已形成寒性脓肿,多位于一侧乳房部偏上方。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有时,肿块不软化,而发生纤维组织增生,引起病变乳房部的硬化,使乳房严重变形或乳头内陷。伴有潮热盗汗,形瘦食少,神疲乏力等症。

  溃后:脓肿溃破后发生一个或数个窦道或溃疡,排出混有豆腐渣样碎屑的稀薄脓液,腐肉不脱,极难收口,或形成疮口日久难敛,或形成乳漏,局部有潜在性空腔或窦道。伴低热,盗汗,食欲不振等症。

  辅助检查:活动期血沉加快,混合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结核菌素试验活动期为强阳性。脓液涂片检查无脓细胞,有时可发现结核杆菌。胸部X线摄片有时可发现有结核性肋骨骨体炎存在,或肺部有显著的结核病灶。钼钯X线摄片可见多发性边界不清的结节状阴影,或单发性结节阴影,周围有钙化灶。必要时取活体组织病理切片检查。

【饮食保健】

  乳痨食疗方(仅供参考)

  偏方

  【配方】青橘叶、青橘皮、橘核各15克,黄酒适量。

  【制法】将上3味洗净,然后以黄酒加水煎汤。

  【服法】每日1剂,分2次温服。

  乳痨患者吃什么好?

  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

  1.供给充足的高蛋白质和足够的热能,以补充消耗。

  脂肪摄入不宜过高,荤素搭配适当,不要过于油腻,以免影响消化。消化膳食应有丰富的无机盐和维生素。有利于病灶的钙化、病体的康复。

  2.注意膳食纤维素的供给量,保持大便通畅。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粗粮。对消化功能较差者,饮食以清淡爽口,多样化为好。可用高蛋白少油半流食,以提高病人的营养和增进食欲。

  3.饮食可多选有滋阴退虚热的鳗鱼、鳖、乌龟、黑鱼、鸭蛋、鸭、银耳、甘蔗、菱、黑木耳、海蜇皮、山药、豆浆、香蕉、梨、西瓜等品。

  乳痨患者服药期间不应该吃什么?

  菠菜:含有大量草酸,草酸进入人体内可与钙元素结合生成不溶性草酸钙,使人体无法吸收钙质,进而造成体内钙缺乏,导致结核病灶不易钙化。

  菠萝:含有蛋白水解酶,可使肺部病灶的纤维组织溶解,容易使病灶扩散。应忌食。

【护理】

 

【治疗】

       [预防与调摄]

  1.积极治疗原发结核病灶。

  2.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

  3.加强营养,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4、坚持用药,按医嘱完成疗程。

【检查】

暂无相关资料

【鉴别】

    乳岩多发于40—60岁的妇女,肿块多为单发,质地坚硬,表面高低不平,病情发展迅速,晚期患部皮肤呈典型橘皮样改变,肿块溃破后呈菜花样,时流血水,其味恶臭,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坚硬。

【并发症】

  由乳核扩散而致的疾病。因气血内虚或失于调治,乳核渐大如碗,坚 硬疼痛,延至胸肋和腋下,色或紫或黑,溃破后,轻的流白汁,重的流臭 水,日久有午后潮热,咳嗽,颧红、羸瘦等阴虚内热的症状。

  《医源资料库》:乳痨,病名。乳房痈疽缠绵不愈而成痨者。出《秘传外科仙方》。多因肝气郁结,胃经痰浊凝滞不去而成,复因肝肾虚而疮疡不愈。证见初起结核如豆如李梅,硬而不痛,肤色如常,渐见其肿块增大,且与肌肤粘连,隐隐作痛,皮色亦转微红,其肿块逐渐变软而化脓,脓溃后色灰白而稀,疮面腐肉难脱,疮面周围皮色暗红,或呈紫色者。疮口难敛。重者,溃疡面渐见扩大而延及胸胁、腋窝者,此时全身多呈现阴虚火旺之症。治疗:早期可内服神效栝楼散,或蒌贝散。外可用隔蒜灸法,或选绀珠膏敷贴。脓已成者,可兼用八珍汤加味,补其气血,促其排脓生肌。若晚期已见阴虚火旺之证,则宜滋阴凉血培本之剂,方选六味地黄汤加味,或服十全大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