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本病多因肝经积热,火郁风轮,气血失调,脉络瘀滞所致。或脾虚气弱,痰停气滞,痰气混结,郁于风轮。
【症状】
[诊断依据]
1.好发于儿童。常合并颈部瘰疬。
2.黑睛有颗粒隆起,白睛赤脉追随缠绕,形似赤豆。
3.眼痛,畏光,流泪。
临床表现为风轮上有灰白色颗粒样小泡突起,初起多位于黑睛边缘,渐向黑睛中央发展,赤脉自气轮成束状追随缠布,状如彗星,直达风轮表面,故色红如赤豆。赤豆日渐增大,溃破后中间凹陷,愈后留下瘢痕而影响视力。本病时发时止,发作时红赤疼痛,羞明泪出;静止时色淡白,诸症缓解。小儿患者之颈侧,每可触到成串瘰核。
【治疗】
本病患者大多素体虚弱,受邪发病,故多虚中央实之证。论治当辨明虚实主次,偏于实者以清肝为主,偏于虚者以调理脾胃为主。平时则应注意锻炼,加强营养,改善体质,以减少复发。
【检查】
眼部视诊,裂隙灯显微镜, 角膜地形图检查
【鉴别】
[鉴别诊断]
金疳:可见圆形小泡如玉粒,周围绕以赤脉,然玉粒位于白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