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中药 > 文章内容

白睛溢血(色似胭脂症)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24 11:55浏览:

【病因】

  一、热客肺经,肺气不降,血热妄行。

  二、心营耗损,肝肾不足,致使脉络失润,易于破裂而血溢络外。多见于老年人。

【症状】

    1.在白睛上可见大小不等之鲜红色点状、片状出血,边界清楚。      2.自觉症状不明显,多为他人发现。一般l~2周可自行消退,不留痕迹。

【饮食保健】

  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食疗法:旱莲草红枣汤:新鲜旱莲草50克,大枣8一10枚,洗净加清水2碗煎至1碗,去渣饮汤。    饮食建议:   B 族维生素(维生素食品):减轻眼睛疲劳,减轻充血。

  β - 胡萝卜素:也就是维生素 A 的前体,修复受损细胞。提高粘膜免疫力,维护上皮细胞完整性。

  维生素 C :巩固结缔组织,改善微血管的通透性。

  深海鱼油(油食品):改善视力,延缓视力衰退,维护视网膜。

  蜂胶(蜂胶食品):杀菌消炎(消炎食品)。

  液体钙(钙食品):减轻眼睛疼痛感。

【护理】

 

【治疗】

  预防:

  1、平时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适当做些户外活动。

  2、饮食宜清淡,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3、注意眼部卫生,不用手、脏手帕揉擦眼部。

  4、积极治疗原发病,以免其他原因继发前房积脓。

【检查】

暂无相关资料

【鉴别】

  1.肺经郁火证:白睛血斑鲜红,咳嗽气喘,口渴,舌红苔黄,脉数。清肺化瘀。

  2.阴虚火炎证:白睛溢血,兼见头晕目眩,潮热盗汗,—口干颧红;心烦不寐,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滋阴降火、消散瘀血。

  3.肝经郁热证:妇女每于月经来潮,则见白睛溢血,兼见面红心烦,口苦咽干,头晕耳鸣,舌红苔黄,脉弦数。疏肝泄热、消散瘀血。

  4.气轮血瘀证:外伤所致,白睛赤脉横曲,出血呈鲜红色片、点,目刺痛拒按,脉弦涩。化瘀止血。

【并发症】

  此外,剧烈呛咳、呕吐致使气逆上冲,酗酒过度而湿热上熏,以及妇女逆经和眼部外伤等,均可导致血不循经,目络破损而血溢络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