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因情志不舒,气机郁滞,使肠道运化失常。焦虑、抑郁、激动、恐惧等情绪不安因素刺激机体,影响了植物神经功能,从而引起结肠和小肠的运动功能改变及分泌功能的失调。
【症状】
主要表现为腹痛不适,多为胀痛或呈痉挛痛,部位以左少腹为多见,矢气或排便后腹痛可减轻或缓解。排便习惯改变,可为便秘,腹泻或两者交替出现。粪便带粘液,但无脓血便,多伴有食欲不振,嗳气,腹胀,肠鸣,消化不良等症。体检可无阳性发现,或于左下腹有轻压痛,或可扪及条索状肠管。
【饮食保健】
注意饮食调护:便秘型患者注意多进食含粗纤维较多的食品及能够软化大便的饮食;腹泻型患者根据不同证型选择适宜食品,忌食生冷、油腻、辛辣刺激等食品。
【护理】
便秘型患者应增加体力活动,以利肠蠕动恢复。部分患者短期疗效较好,但容易复发,临床上应注意观察和避免诱因,防止反复发作。采用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往往优于单纯西医对症治疗。
【治疗】
1. 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情绪。
2. 积极防治感染性肠炎,防止迁延不愈形成慢性反复发作性腹泻。
3. 注意生活起居,加强体育锻炼,改善植物神经功能。
【检查】
本病常有精神因素为背景,病情与情志变化密切相关,多种检查无形质性改变。
【鉴别】
肠癌、休息痢、大瘕泄、肠痨、伏梁、奇恒痢、胰胀等有相应特征性改变可资鉴别。
【并发症】
常伴见失眠、忧虑、头痛、精神涣散、神经过敏等神志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