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中药 > 文章内容

第十七章理血剂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24 06:53浏览:

第十七章理血剂
  [目的要求]
  1.熟悉:理血剂的概念、适应范围、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
  2.掌握:桃核承气汤、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温经汤、生化汤、十灰散、小蓟饮子、黄土汤。
  3.熟悉:复元活血汤、桂枝茯苓丸、咳血方、槐花散。
  4.了解:失笑散、丹参饮、鳖甲煎丸、四生丸。
  [教学内容]
  1.理血剂的概念、适应范围、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
  2.活血化瘀、止血的代表方。
  (1)桃核承气汤是破瘀泻热,治疗血热互结之蓄血证的代表方,大黄桃仁配伍入血分破瘀泻热。方中于寒凉破血之中少佐辛温之桂枝,以助通经活血,更可防止寒凉凝血之弊。
  (2)血府逐瘀汤是活血化瘀,治胸中瘀血的主方,方中以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佐以桔梗、柴胡引药上行入胸走两胁,又以牛膝引血下行,枳壳理气,柴胡疏肝。膈下逐瘀汤则配伍下行活血之品,专治腹中瘀血;少腹逐瘀汤以活血祛瘀药配伍温中散寒之品,主治少腹寒凝,血瘀之证。身痛逐瘀汤则配伍祛风湿,通经络之品,主治痹证而以瘀血阻络为主者。
  (3)补阳还五汤重用黄芪为君药,是以补气为主兼以活血通络的方剂,主治中风属于气虚血瘀之证。
  (4)复元活血汤中重用大黄逐瘀活血,配伍柴胡疏肝并引药至胁下,故本方主治跌打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之证。
  (5)温经汤以温经散寒药与养血活血、止血、滋阴之品配伍,组成温经活血,养血止血、调补阴阳之剂,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的漏下不止、月经不调以及宫冷不孕等证。
  (6)生化汤中重用当归为君药,是养血活血调经之剂,主治产后瘀血腹痛。因产后多虚,易于受寒,故方中少佐炮姜。
  (7)桂枝茯苓丸以温经通脉之桂枝,配伍活血化瘀、消痰利水之品,具有活血化瘀、缓消癥块作用,主治妊娠宿有癥块而病漏下不止之证。
  (8)十灰散与小蓟饮子皆为凉血止血之剂,十灰散以大队凉血止血药配以清降、收涩、化瘀之品,炒炭应用,其止血之力更强,可广泛用于上部各种血热出血证。小蓟饮子重用生地,配伍小蓟与利水通淋,凉血化瘀之品,主治血淋,尿血。
  (9)咳血方以清肝泻火青黛、山栀子,配伍清热化痰之瓜蒌、海蛤,主治肝火犯肺之咳血。
  (10)槐花散中以槐花清肠凉血为君,配伍荆芥穗以疏风,枳壳以宽肠,主治肠风、脏毒属血热之便血。
  (11)黄土汤以灶心土配伍附子、白术、阿胶,组成温阳止血之剂,主治脾阳虚、脾不统血之大便下血。方中佐黄芩、生地,既能加强止血之功,又可防止燥伤阴血和热药动血之弊。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计划学时]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