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0-04-22 08:46浏览:
次
当前,很多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人不积极采取手术治疗,部分原因在于担心传统脊柱手术损伤肌肉、神经等而导致的并发症。其实,由于手术技术的日趋成熟和手术器械的更新、术前定性定位诊断的精确、围手术期保障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微创脊柱外科”(以更小的手术切口、更佳的内环境稳定、更轻的全身反应、更短的恢复时间、追求最佳的疗效)、“精准脊柱外科”(治疗如精准制导导弹直击病灶)观念的提出和追求,使得脊柱疾病手术的效果与以往不能同日而语。对于腰椎疾病,除开展常规的工作,如后路椎管减压后外侧或椎间植骨内固定、脊柱矫形和椎体滑脱的矫形复位内固定等外,针对不同的病情,我们开展了一些相对具有特点的、有代表性的微创技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微创手术治疗腰椎疾病系列(二)—椎间盘造影及低温等离子椎间盘髓核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
长期反复发作的腰痛(伴有或不伴下肢痛),若CT或磁共振检查(MRI)发现仅有轻度的椎间盘突出或没有发现明确的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即临床表现与检查不相符,就要考虑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由于缺乏特异的查体和影像学表现,对其正确诊断非常困难。椎间盘造影是诊断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最确切检查。可在造影的同时,行微创等离子椎间盘髓核成形术,达到治疗目的。
治疗原理:在局麻下先将穿刺针(粗细如注射器针头)刺入椎间盘位置,通过对髓核的汽化、皱缩,即刻降低间盘内压力,有效解除突出椎间盘对神经根、脊髓等的压迫,以消除和缓解临床症状。同时等离子低温作用也可明显改善椎间盘退变引起的内部化学环境,诱导修复因子的合成,有利于局部的修复。
适用人群:
① 椎间盘造影阳性者;
② 椎间盘高度 > 75%;
③ 椎间盘包容性膨出或突出,即纤维环完整(临床常见很多需要行椎间盘镜手术或开放大手术而不适合低温等离子或射频手术的患者,盲目地行此治疗无效,故需术前严格掌握是否适合);
典型病例:
男性,45岁,职业为裁缝。腰痛反复发作20年,加重4月。近4个月腰痛难忍,不能久站,卧床休息后减轻。外院查腰椎MRI示:腰2/3、腰3/4、腰4/5、腰5/骶1四个椎间盘均有退变、轻度突出。
入院后在局麻下行椎间盘造影术,明确导致疾病的为腰2/3、腰4/5椎间盘,对这两个节段行针对性的治疗,术后症状缓解。
穿刺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