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中药 > 文章内容

中医儿科学综合测试卷四及答案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3-05 12:04浏览: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计30分)
[A型题]答题说明:答题时,只能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将答案前相应的字母填入本题题干后的括号内。
1.小儿用药量相对较大的原因是(   
A.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大
B.小儿脾常不足,药物难以吸收
C.多急性重病
D.用药时间较短,服药常有浪费
【答案】D
2.小儿”纯阳”之体的含义是(   
A.纯阳无阴
B.阳常有余
C.发育迅速
D.肝常有余
【答案】C
3.前囟门关闭时间为:(   
A.6个月以内
B.6~12个月
C.12~18个月
D.18~24个月
【答案】C
4.舌苔厚腻垢浊不化,伴便秘腹胀者,常为(   
A.宿食内积
B.寒湿内停
C.湿热内蕴
D.脾虚失运
【答案】A
5.生理性胎黄出现的时间多为(   
A.出生当日
B.生后2~3日
C.生后4~5日
D.生后5~6日
【答案】B
6.百日咳咳嗽的特点为(   
A.咳声清扬,伴流清涕
B.咳嗽阵作,并有回声
C.咳声重浊,痰稠色黄
D.咳声嘶哑,如犬吠样
【答案】B
7.高热炽盛,咳嗽剧烈,气急鼻煽,鼻孔干燥如烟煤应辨证为(   
A.风热闭肺
B.痰热闭肺
C.风寒闭肺
D.毒热闭肺
【答案】D
8.寒性哮喘,若外寒不甚,表证不著者,可用(   
A.小青龙汤
B.二陈汤
C.杏苏散
D.射干麻黄汤
【答案】D
9.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脾两虚,气血不足型的首选方剂是:(   
A.归脾汤
B.黄芪桂枝五物汤
C.玉屏风散
D.参苓白术散
【答案】C
10.鹅口疮的临床特征是(   
A.口腔舌上布满白屑
B.口腔舌上出现黄白色溃疡
C.周围有红晕
D.疼痛流涎
【答案】A
11.呕吐脾胃虚寒证的临床特点是(   
A.食入即吐
B.食久方吐
C.嗳气吐酸
D.呕吐清涎
【答案】B
12.治疗风寒泻的首选方剂是(   
A.藿香正气散
B.柴胡葛根汤
C.异功散
D.痛泻要方
【答案】A
13.治疗厌食的基本法则是(   
A.健脾益肾
B.调肝理脾
C.运脾开胃
D.消食导滞
【答案】C
14.疳肿胀的病位在(   
A.脾肾
B.肝脾
C.心脾
D.脾肺
【答案】A
15.硬肿症寒凝血涩证治疗首选方是(   
A.四逆汤
B.参附汤
C.金匮肾气丸
D.当归四逆汤
【答案】D
16.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见记忆力欠佳,自控能力差,多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遗尿梦多,或者腰酸乏力,苔薄,脉细弦,治疗首选方剂是:(   
A.杞菊地黄丸
B.归脾汤
C.孔圣枕中丹
D.六味地黄丸
【答案】A
17.治疗多发性抽搐症的基本法则为:(   
A.调和阴阳
B.补益心肾
C.滋肾平肝
D.平肝熄风
【答案】D
18.小儿尿频病因较多,其中最多见的是(   
A.湿热
B.风热
C.脾虚
D.肾虚
【答案】A
19.麻疹的皮疹首先见于(   
A.胸腹
B.四肢
C.手、足心
D.耳后、发际
【答案】D
20.猩红热发热与出疹的关系表现为(   
A.发热3~4天出疹,出疹时发热更高。
B.发热1/2~1天出疹。
C.发热3~4天,热退出疹。
D.发热数小时~1天出疹。
【答案】D
[X型题]答题说明:在每一道考题下面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请根据题意,进行选择,并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字母,错选、多选或少选都不得分。
21.急惊风的成因主要包括(   
A.外感时邪
B.阴液亏虚
C.内蕴湿热
D.气血不足
E.暴受惊恐
【答案】ACE
22.肺炎喘嗽的典型症状有(   
A.热
B.咳
C.痰
D.喘
E.煽
【答案】ABCDE
23.口疮实证的治疗原则是(   
A.疏风散寒
B.清热解毒
C.清肝泻火
D.清心凉血
E.活血化瘀
【答案】BD
24.积滞与疳证的主要区别是(   
A.嗳吐酸腐
B.大便酸臭
C.形体消瘦
D.面黄发枯
E.脘腹胀满
【答案】CD
25.病毒性心肌炎常继发于何病之后?(   
A.感冒
B.麻疹
C.水痘
D.痢疾
E.痄腮
【答案】ABCE
26.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有(   
A.急性起病
B.反复发作
C.自行缓解
D.发病前常有先兆症状
E.脑电图异常
【答案】ABCDE
27.有关奶麻好发年龄的论述,正确的是:(   
A.1岁以内发病率最高
B.多见于3岁以下
C.多见于2岁以下
D.1~2岁发病率最高
E.6个月以内亦可发病
【答案】ACE
28.风疹的特征是(   
A.轻度发热,伴有咳嗽
B.皮肤出现淡红色斑丘疹
C.目赤畏光
D.舌系带溃疡
E.耳后及枕部臖核肿大
【答案】ABE
29.水痘的诊断要点是(   
A.起病2~3周前有水痘接触史。
B.周身可见疱疹,以躯干部为主。
C.皮疹分批出现,在同一时期,丘疹、疱疹、干痂并见。
D.疱疹呈椭圆形,大小不一,内含水液,周围红晕,常伴有瘙痒,结痂后不留疤痕。
E.疹后脱屑及色素沉着。
【答案】ABCD
30.痄腮热毒壅盛者,易生变证有(   
A.邪毒闭肺
B.邪陷心肝
C.邪毒攻喉
D.毒窜睾腹
E.心阳虚衰
【答案】BD
二、填空题(共20空,每空0.5分,计10分)
1.小儿生理特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
【答案】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2.硬肿症的治疗大法是_______,______。
【答案】温阳散寒;活血化瘀。
3.脐部疾患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脐湿;脐疮;脐血;脐突。
4.惊风四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证。
【答案】痰;热;惊;风。
5.肺炎喘嗽的常证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证型。
【答案】风寒闭肺;风热闭肺;痰热闭肺;毒热闭肺;阴虚肺热;肺脾气虚。
三、名词解释(共5个,每个2分,计10分)
1.胎黄
【答案】胎黄 是以婴儿出生后皮肤面目出现黄疸为特征的病证,因与胎禀因素有关,故称胎黄。
2.口疮
【答案】口疮 以齿龈、舌体、两颊、上腭等处出现黄白色溃疡,疼痛流涎为特征。
3.积滞
【答案】积滞 是指小儿内伤乳食,停聚中焦,积而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胃肠疾患。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嗳气酸腐,大便溏薄或秘结酸臭为特征。
4.急惊风
【答案】急惊风 指病势急骤,痰、热、惊、风四证俱备,临床以高热、抽风、昏迷为主要表现,多由外感时邪、内蕴湿热和暴受惊恐而引发。
5.痄腮
【答案】痄腮 是由腮腺炎时邪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发热、耳下腮部肿胀疼痛为主要特征。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计20分)
1.如何鉴别生理性胎黄与病理性胎黄?
答:生理性胎黄在婴儿生后2~3天出现,4~7天最明显,能自行消退,约在生后10~14天。一般无其他症状,眠食良好。(2.5分)
病理性胎黄黄疸出现时间或早或迟,有在其后1天之内出现,也有在生后2~3周方见,程度重,持续时间也长,伴有精神萎靡,纳呆及相关症状。黄疸不会自行消退,病情较重,预后欠佳。(2.5分)
2.简述泄泻的治疗原则。
答:泄泻治疗,以运脾化湿为基本原则。实证以祛邪为主,根据不同的证型分别治以清肠化湿、消食导滞,祛风散寒。虚证以扶正为主,分别治以健脾益气,温补脾肾。泄泻变证,总属正气大伤,分别治以益气养阴、酸甘敛阴,护阴回阳、救逆固脱。本病除内服药外,还常使用推拿、外治、针灸等法治疗。(5分)
3.简述哮喘的病因病机。
答:哮喘的病因既有外因,也有内因。内因责之于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导致痰饮留伏,隐伏于肺窍,成为哮喘之夙根。(1.5分)外因责之于感受外邪,接触异物、异味以及嗜食咸酸等。(1.5分)哮喘发作,每因外因引动伏痰,痰气交阻于气道,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击,气机升降不利,以致呼吸困难,气息喘促,喉间痰鸣哮吼,发为哮喘。(2分)
4.简述急性肾小球肾炎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变证。
答:邪陷心肝;水凌心肺;水毒内闭。(5分)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0分,计20分)
1.如何鉴别癫痫与高热惊厥?
答:癫痫是以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肢体抽搐,惊掣啼叫,喉中发出异声,片刻即醒,醒后一如常人为特征,具有反复发作特点的一种疾病。以往常有家族史,产伤缺氧史,颅外伤史,多发于4岁以上小儿,脑电图检查可出现典型的癫痫波形。(5分)
高热惊厥:多发生于感冒高热初起,6个月至3岁小儿容易发生,随着年龄增大,发病明显减少,抽痉一般只发作一次,很少超过2~3次,痉止后,精神如常,脑电图检查正常。(5分)
2.猩红热的恢复期有哪些病理转归?
答:在恢复期,因邪毒炽盛,伤于心络,耗损气阴,心失所养,心阳失主,则可导致心神不宁,出现心慌、心悸、脉结代等证候。(3.5分)余邪热毒流窜经络筋肉,关节不利,可导致关节红肿疼痛的痹证。(3.5分)余邪内归,损伤肺脾肾,导致三焦水液输化通调失职,水湿内停,外溢肌肤,则可见水肿、小便不利等症。(3分)
六、病例分析(共1题,每题10分,计10分)
患儿,4岁。主诉:腹泻3月,伴形体消瘦1月。现病史:近3月来腹泻迁延,开始大便稀黄,日行7~8次,经治腹泻减而未愈,时发时止,多于食后作泻,每日大便3~5次,糊状不成形。近1月形体渐瘦,性情急躁,食多不吐,夜卧不宁,小便尚调,舌淡红,苔薄腻,脉细。
(答题要求:写出诊断、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答:中医诊断:泄泻,脾虚泻;疳证,疳气证。
证候分析:小儿久泻不愈,脾胃虚弱,胃弱则腐熟无能,脾虚则运化失职,因而水反为湿,谷反为滞,不能分清别浊,水湿水谷合污而下,形成脾虚泻;同时脾胃受损,津液耗伤,气血亏虚,肌肉消灼而成疳证。
治法:健脾益气,助运止泻。
主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处方:党参10g,茯苓10g,白术10g,山药10g,扁豆15g,薏仁10g,砂仁(后下)3g,胡黄连3g,炮姜5g,焦神曲1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