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中药 > 文章内容

中医儿科学——其他疾病(4)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3-05 12:02浏览:

第四节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一、填空题
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常发于                    两季,         岁以内,尤以        月婴儿发病率较高。
2.本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                         
二、选择题
(一)A1型题
3.佝偻病的病机主要是(   
A.肺脾不足
B.心肝两虚
C.心肝火旺
D.脾肾两虚
E.肝肾不足
4.佝偻病的主要辨证方法是(   
A.六经
B.气血
C.痰瘀
D.三焦
E.脏腑
5.佝偻病诊断要点中,常有维生素及钙的缺乏史。维生素缺乏主要指缺乏维生素(   
A.A
B.B
C.C
D.D
E.E
6.佝偻病在我国各地发病率不同,从地理位置分布,高发地区为(   
A.东部
B.北方
C.南方
D.东南
E.沿海
7.佝偻病激期,最主要的表现为(   
A.多汗
B.夜惊
C.骨骼改变
D.血磷升高
E.血钙升高
8.佝偻病的基本治疗原则是(   
A.健脾养血
B.益气温阳
C.固表止汗
D.平肝潜阳
E.调补脾肾
9.佝偻病在临床上分为(    )期
A.2期
B.3期
C.4期
D.5期
E.不分期
10.佝偻病初期治疗主法是(   
A.健脾益气
B.健脾助运
C.益气养血
D.柔肝平肝
E.补肾壮骨
11.辨别佝偻病的轻重,主要根据(   
A.症状
B.骨骼改变
C.血钙
D.血磷
E.血碱性磷酸酶
12.佝偻病常需与呆小病鉴别。在血生化方面,可资鉴别的是(   
A.血钙
B.血磷
C.血碱性磷酸酶
D.甲状腺素T4
E.甲状旁腺素
(二)A2题型
13.患儿,5个月。多汗夜惊,烦躁不安,发稀枕秃,囟门开大,伴有轻度骨骼改变。其治法是(   
A.补肺养阴,固表敛汗
B.平肝降火,镇惊安神
C.清心泻火,平肝潜阳
D.健脾益气,补肺固表
E.补益肝肾,填精生髓
14.患儿,4个月。头部多汗,发稀枕秃,囟门迟闭,坐立行走无力,易惊多惕。证属(   
A.肾阴不足
B.脾虚肝旺
C.心肝火旺
D.肺气不固
E.肝阴不足
15.患儿,11个月。出牙延迟,头颅方大,肋骨串珠,行走迟缓。证属(   
A.肾阳不足
B.肝肾阴虚
C.肾精不足
D.脾气虚弱
E.肺气不足
16.患儿,4个月。头部多汗,发稀枕秃,囟门迟闭,坐立行走无力,易惊多惕,甚则抽搐。治疗宜选方(   
A.补肾地黄丸
B.益脾镇惊散
C.六君子汤
D.玉屏风散
E.肾气丸
17.患儿,18个月。患佝偻病已经治疗,现仍见鸡胸、X型腿,行走迟缓,舌淡,脉细无力。可长期服用(   
A.玉屏风颗粒
B.六味地黄丸
C.肾气丸
D.健脾丸
E.生脉饮
18.患儿,5个月。多汗夜惊,发稀,烦躁不安,囟门开大,形体虚胖,反复感冒。治疗宜选方(   
A.玉屏风散
B.人参五味子汤
C.牡蛎散
D.四君子汤
E.八珍汤
19.患儿,3个月。居住南方城市,出生体重2500g,其母怀孕时曾出现腓肠肌痉挛,并有偏食习惯,近日患儿汗出较多,夜寐不宁。为预防本病,每日需补充维生素D(   
A.400IU
B.100IU
C.600IU
D.200IU
E.800IU
20.患儿,6个月。居住北方城市,未及时添加辅食和维生素D制剂。近一月来,多汗夜惊,烦躁不安,前囟开大,乳牙未萌,发稀枕秃,肌注维生素D30万IU,用法为(   
A.每天一次,连用7天
B.每周一次,连用2月
C.每天一次,连用1月
D.每月一次,连用5次
E.每月一次,连用2~3次
21.患儿,20个月。曾患佝偻病,经治疗后,现症状已改善,但肋骨串珠、方颅等仍存在,X线片临时钙化带重现,血生化恢复正常。此时属(   
A.初期
B.激期
C.恢复期
D.后遗症期
E.痊愈
22.患儿,30个月。佝偻病虽经治疗,但未坚持用药及纠正不良喂养方式,现临床症状消失,理化检查正常,但有“O”型腿和鸡胸。此时属佝偻病(   
A.初期
B.激期
C.恢复期
D.后遗症期
E.痊愈
(三)B1型题
A.多汗夜惊,烦躁,发稀枕秃,囟门开大。
B.头部多汗,夜啼不宁,易惊多惕。
C.多汗,夜惊,烦躁,X型腿。
D.头部多汗,夜惊,囟门迟闭,出牙延迟。
E.微有汗出,X型腿,鸡胸、龟背明显。
23.佝偻病脾虚肝旺证多见(   
24.佝偻病肺脾气虚证多见(   
A.血生化轻度改变或正常。
B.血生化完全正常。
C.血钙、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增高。
D.血钙、磷超过正常,碱性磷酸酶显著增高。
E.血钙、磷增高,碱性磷酸酶显著降低。
25.佝偻病激期血生化改变为(   
26.佝偻病初期血生化改变为(   
(四)X型题
27.佝偻病好发于(   
A.北方
B.南方
C.农村
D.城市
E.山区
28.佝偻病诊断要点有(   
A.夏秋季
B.冬春季
C.年长儿
D.缺乏维生素D史
E.婴幼儿
29.佝偻病需与下列疾病鉴别诊断(   
A.脑积水
B.糖尿病
C.心肌病
D.呆小病
E.甲亢
30.佝偻病的初期,血生化可表现为(   
A.血钙正常
B.血钙稍低
C.钙磷乘积小于30
D.血碱性磷酸酶增高
E.血肌酐上升
三、改错题
31.为及时添加辅食,故提倡人工喂养。
32.佝偻病以骨骼改变为主要表现,故不论轻症、重症,预后均不佳。
四、简答题
33.怎样才能预防佝偻病?
34.佝偻病的中医治疗原则如何?
五、问答题
35.试分析脾肾两虚在佝偻病发病中的作用。
36.试从补肾地黄丸的药物组成,从治疗佝偻病肾精亏损证分析其方义,并列举常用加减法。
六、病案分析题
37.患儿,3个月。近日来夜寐不安,闻声易惊,汗出浸衣,发稀枕秃,枕骨软化,按之如“乒乓球”状;血钙正常,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略高,舌淡、苔白,脉软。
试就本例患儿,作出西医疾病、中医证候诊断,提出治法、主方,开出处方。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①冬;②春;③3;④6~12。
2.①先天禀赋不足;②后天护养失宜;③脾肾两虚。
二、选择题
(一)A1型题
3.D 答案分析: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骨生髓;若先天肾气不足,则骨髓不充,骨骼发育障碍。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由于多种因素导致脾肾不足,又可累及心、肝、肺等脏,而产生佝偻病的各种表现。
4.E 答案分析:根据本病病机,由于脾肾不足导致脏腑功能障碍,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故主要从脏腑辨证。
5.D 答案分析:维生素D缺乏是导致佝偻病的主要原因。
6.B 答案分析:根据全国流行病学调查,北方地区纬度高,日照少,易发本病。
7.C 答案分析:骨骼改变是激期的主要特征。
8.E 答案分析:本病病机为脾肾两虚,故调补脾肾是基本治则。
9.C 答案分析:根据诊断标准,本病临床上分为初期、激期、恢复期、后遗症期4期。
10.A 答案分析:疾病初期,肺脾气虚为主要病机,治当健脾益气。
11.B 答案分析:骨骼改变是本病的主要特征,血生化仅供临床参考。
12.D 答案分析:呆小病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素T4 检测为鉴别诊断的主要指标。
(二)A2题型
13.D 答案分析:以临床症状为主,体征发稀、枕秃等,有轻度骨骼改变,属肺脾气虚证;当治以健脾益气,补肺固表。
14.B 答案分析:多汗、乏力、纳呆为脾虚,肝失濡养,肝木亢旺而夜惊、易惕。
15.C 答案分析:本例的骨骼改变为肾精不足,髓不养骨。
16.B 答案分析:患儿为佝偻病的脾虚肝旺证,宜选用益脾镇惊散。
17.B 答案分析:本期为后遗症期,肾精亏损,治疗以补肾阴为主,当以丸药缓调,故选B
18.B 答案分析:佝偻病肺脾气虚证,当选人参五味子汤加减。
19.A 答案分析:南方地区,目前全国防治方案推荐量为400IU/天。
20.E 答案分析:北方地区,全国防治方案推荐用法。
21.C 答案分析:治疗后症状改善,但肋珠串珠等存在,属恢复期改变。
22.D 答案分析:治疗后症状消失,理化正常,但遗有骨骼畸形,属后遗症。
(三)B1型题
23.B 答案分析:多汗,夜啼不宁,易惊多惕为脾虚肝旺特征。
24.A 答案分析:肺脾气虚主要表现为多汗、夜惊等症状及轻微骨骼改变。
25.C 答案分析:激期血生化改变明显。
26.A 答案分析:初期血钙、磷可正常或稍低。
(四)X型题
27.A,D 答案分析:本病多见于北方及城市地区。
28.B,D,E 答案分析:缺乏维生素D,冬春季,婴幼儿,易于发生佝偻病。
29.A,D 答案分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主要需与脑积水、呆小病鉴别。
30.A,B,C,D 答案分析:本病初期,血钙正常或稍低,钙磷乘积小于30,血碱性磷酸酶增高。
三、改错题
31.改为:无论人工喂养或母乳喂养,均应及时添加辅食。
答案分析:母乳中富含各种营养物质,钙、磷比例恰当;预防本病,更应提倡母乳喂养。
32.改为:本病以骨骼改变为主要表现,重症患儿预后不佳。
答案分析:本病预后一般良好;只有重症患儿,由于失治、误治,才会留下后遗症。
四、简答题
33.佝偻病预防要点:①加强孕期保健,孕妇要有适当的户外活动。②加强婴儿护养,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多晒太阳,增加体质。早期补充维生素D。
34.本病的治疗,当以调补脾肾为要。可根据脾肾亏损轻重,采用不同的治法。初期以脾虚为主,用健脾益气为主法;激期多属肾脾两亏,当予脾肾并补;恢复期、后遗症期以肾虚为主,当补肾填精,佐以健脾。本病在调补脾肾的同时,还要注意到补肺益气固表、平肝清心安神等治法的配合使用。
五、问答题
35.本病的病机主要是脾肾两虚,常累及心、肺、肝。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骨生髓;齿为骨之余,髓之所养;发为血之余,肾之苗;肾气通于督脉,脊骨为督脉所主。若先天肾气不足,则骨髓不充,骨骼发育障碍,甚至骨骼畸形。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如脾虚则全身失于濡养,又可影响心,致心气不足;脾虚失抑,肝木亢旺,母病及子,卫外不固而产生多汗、夜惊等一系列症状。所以,脾肾两虚在本病发病中起关键作用。
36.补肾地黄丸由紫河车、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淮山药、茯苓、肉苁蓉、巴戟天、菟丝子、远志、泽泻、丹皮、牛膝等组成。方中紫河车、熟地黄补肾填精;山茱萸、枸杞子柔肝补阴;淮山药、茯苓益气健脾;肉苁蓉、巴戟天、菟丝子温补肾阳;远志宁心安神等。
烦躁夜惊者,茯苓改茯神,加酸枣仁养血安神;汗多者加黄芪、煅龙骨、煅牡蛎益气止汗;纳少腹胀加苍术、佛手、砂仁运脾理气;面白唇淡加当归、熟地黄滋阴养血等。
六、病案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