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诊疗 > 文章内容

中医儿科学——传染病(3)猩 红 热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3-05 11:52浏览:

第四节   猩 红 热
一、填空题
1.猩红热发病年龄以              岁儿童发病率较高,其发病以              两季为多。
2.猩红热为感受              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                    或伴腐烂,                 为特征。
二、选择题
(一)A1型题
3.猩红热发热与出疹的关系表现为(   
A.发热3~4天出疹,出疹时发热更高。
B.发热1/2~1天出疹。
C.发热3~4天,热退出疹。
D.发热数小时~1天出疹。
E.皮肤出疹,有服药病史。
4.猩红热的病变脏腑在于(   
A.肺卫
B.肺胃
C.肺脾
D.心脾
E.心肝
5.猩红热的主要辨证方法是(   
A.八纲
B.卫气营血
C.六经
D.脏腑
E.气血
6.猩红热的基本治疗原则是(   
A.疏风解表,清利咽喉
B.辛散寒邪,化痰利咽
C.清热解毒,清利咽喉
D.温化寒湿,化痰利咽
E.滋阴清热,润肺利咽
7.猩红热作周围血象检查时,可见(   
A.白细胞总数下降,淋巴细胞升高。
B.白细胞总数增高,淋巴细胞下降。
C.白细胞总数下降,中性粒细胞下降。
D.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升高。
E.白细胞总数正常,中性粒细胞下降。
8.猩红热需要注意鉴别的疾病是(   
A.麻疹
B.水痘
C.流行性腮腺炎
D.流行性乙型脑炎
E.过敏性紫癜
(二)A2型题
9.患儿,3岁。发热骤起,头痛畏寒,肌肤无汗,咽喉红肿疼痛,影响吞咽,皮肤潮红,痧疹隐隐,舌质偏红,舌苔薄黄,脉浮有力。治疗应首选(   
A.解肌透痧汤
B.凉营清气汤
C.沙参麦冬汤
D.犀角地黄汤
E.羚角钩藤汤
10.患儿,2岁。壮热不解,烦躁口渴,咽喉肿痛,伴有糜烂白腐,皮疹密布,色红如丹,紫如瘀点。疹由颈、胸开始,继而弥漫全身,压之退色,舌苔黄糙、舌红起刺,脉数有力。其证候是(   
A.邪侵肺卫
B.毒炽气营
C.疹后阴伤
D.邪入肺胃
E.邪毒闭肺
11.患儿,2岁。猩红热皮疹布齐,全身皮肤脱屑脱皮。低热不退,伴有干咳,食欲不振,舌红少津,苔剥脱,脉细数。其治法是(   
A.养阴生津,清热润喉
B.清气凉营,泻火解毒
C.辛凉宣透,清热利咽
D.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E.滋阴清热,清利小便
12.患儿,4岁。丹痧布齐,低热不退,唇赤口干,伴有干咳,食欲不振,舌红少津,舌苔剥脱,脉象细数。其证候是(   
A.疹后阴伤
B.邪侵肺卫
C.邪侵肺胃
D.邪侵肺脾
E.邪陷心肝
13.患儿,3岁。发热骤起,头痛畏寒,肌肤无汗,咽喉红肿疼痛,常影响吞咽,皮肤潮红,痧疹隐隐,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有力。其证候是(   
A.邪侵肺胃
B.邪侵肺脾
C.邪侵肺卫
D.邪侵气营
E.邪侵心肝
14.患儿,3岁。发热骤起,头痛畏寒,肌肤无汗,咽喉红肿疼痛,影响吞咽,皮肤潮红,痧疹隐隐,舌质偏红,舌苔薄黄,脉浮有力。其治法是(   
A.辛凉宣透,清热利咽
B.清热解毒,化痰利咽
C.燥湿化痰,清喉利咽
D.化痰开窍,清喉利咽
E.润肺化痰,清喉利咽
(三)B1型题
A.发热骤起,头痛畏寒,咽喉红肿疼痛,皮肤潮红,痧疹隐隐。
B.发热渐升,咽红口干,鼻塞流涕,咳嗽频作,皮肤散在丘疹。
C.恶寒发热,头痛项强,呕吐频繁,时有抽搐,皮肤大块瘀斑。
D.壮热不解,烦躁口渴,咽喉肿痛,伴有糜烂白腐,皮疹密布,色红如丹。
E.皮疹始于耳后、发际,继而头面、颈部、胸腹、四肢,最后手足心、鼻准部见疹。
15.猩红热邪侵肺卫证见(   
16.猩红热毒炽气营证见(   
(四)X型题
17.小儿预防猩红热应注意(   
A.流行期间,小儿勿去公共场所。
B.对病人的分泌物和污染物及时消毒处理。
C.保护孕妇,尤其在妊娠3个月内,不得与猩红热病人接触。
D.对密切接触病人的易感儿童,可服用板蓝根等清热解毒中药煎剂或成药。
E.发现病人及时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咽拭子培养链球菌阴性时解除隔离。对密切接触的易感人员应隔离7~12天。
三、改错题
18.猩红热以热、咳、涕、泪,咽红疼痛,口腔黏膜斑,全身皮肤红色斑丘疹,皮疹消退后有糠麸样脱屑和色素斑痕等为特征。
四、简答题
19.猩红热的临床特征有哪些?
五、问答题
20.试述猩红热毒炽气营证的证候、治法、主方及常用药。
六、病案分析题
21.患儿,5岁。以发热1天,伴皮疹半天为主诉,伴头痛、咽痛、恶心,呕吐黄水1次,量不多,大便未解,小便黄少。查体:全身皮肤发红,有较密集的丘疹,呈猩红色,压之退色,咽部红,两侧乳蛾红肿并有少量白腐,舌质红有明显起刺,无苔。心肺未闻异常。查血:WBC16×109/L,N 85%,L 15%。
试就本例患儿,作出西医疾病诊断,中医证候诊断,病机分析,提出治法、主方,开出处方。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①2;②8;③冬;④春。
2.①猩红热时邪(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②发热;③咽喉肿痛;④全身布发猩红色皮疹;⑤疹后脱屑脱皮。
二、选择题
(一)A1型题
3.D 答案分析:多在发热数小时~1天出疹,皮疹最早见于颈部、腋下和腹股沟处,于24小时内很快由上而下遍及全身。
4.B 答案分析:猩红热时邪乘时令不正之气,寒暖失调之时,或机体脆弱之机,从口鼻侵入人体,首先犯肺,继而邪毒入里,蕴于肺胃,故猩红热的病变脏腑在肺胃。
5.B 答案分析:猩红热属于温病,以卫气营血为主要辨证方法。
6.C 答案分析:猩红热以清热解毒,清利咽喉为治疗原则。
7.D 答案分析:猩红热为细菌感染性疾病,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8.A 答案分析:麻疹、猩红热都是出疹性疾病,应注意鉴别。
(二)A2型题
9.A 答案分析:本证见于起病之初,病在肺卫,为时较短,很快时邪入内,转为毒炽气营证。治当辛凉宣透,清热利咽;选解肌透痧汤加减。
10.B 答案分析:本证由邪侵肺卫证很快转化而成,时邪热毒炽盛,燔灼气营,属毒炽气营证。
11.A 答案分析:本证属痧毒外透,肺胃阴津耗伤,故口干唇赤,皮肤干燥脱屑,舌红少津,治以养阴生津,清热润喉。
12.A 答案分析:本证见于痧毒外透之后,肺胃阴津耗伤。
13.C 答案分析:本证见于起病之初,病属邪侵肺卫证。
14.A 答案分析:本证见于起病之初,病在肺卫,治以辛凉宣透,清热利咽。
(三)B1型题
15.A 答案分析:起病之初,邪侵肺卫,猩红热证见发热骤起,头痛畏寒,咽喉红肿疼痛,皮肤潮红,痧疹隐隐。
16.D 答案分析:时邪热毒炽盛。燔于气营,猩红热证见壮热不解,烦躁口渴,咽喉肿痛,伴有糜烂白腐,皮疹密布,色红如丹。
(四)X型题
17.A,B,D,E 答案分析:猩红热预防应注意:发现猩红热病人及时隔离,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咽拭子培养链球菌阴性时。对密切接触的易感人员应隔离7~12天;对病人的分泌物和污染物及时消毒处理;流行期间,小儿勿去公共场所;对密切接触病人的易感儿童,可服用板蓝根等清热解毒中药煎剂或成药。至于孕妇妊娠早期患猩红热,则与小儿预防猩红热无直接关系。
三、改错题
18.改为:猩红热以发热,咽喉肿痛或伴腐烂,全身布发猩红色皮疹,疹后脱屑脱皮为特征。
答案分析:猩红热是感受猩红热时邪(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咽喉肿痛或伴腐烂,全身布发猩红色皮疹,疹后脱屑脱皮为特征。
四、简答题
19.猩红热临床以发热,咽喉肿痛或伴腐烂,全身布发猩红色皮疹,疹后脱屑脱皮为特征。
五、问答题
20.证候 壮热不解,烦躁口渴,咽喉肿痛,伴有糜烂白腐,皮疹密布,色红如丹,甚则色紫如瘀点,疹从颈、胸开始,继而弥漫全身,压之退色,见疹后的1~2天舌苔黄糙、舌质红起刺,3~4天后舌苔剥脱,舌面光红起刺,壮如草莓,脉数有力。
治法 清气凉营,泻火解毒。
方药 凉营清气汤加减。
常用药 水牛角,赤芍,丹皮,生石膏,黄连,黄芩,连翘,板蓝根,生地,石斛,玄参,芦根等。
六、病案分析题
21.西医诊断:猩红热。
中医证候诊断:邪侵肺卫证。
病机分析:发热1天,皮疹半天,是外感时邪犯于肺卫,正邪相争,邪毒外窜肌表;头痛因于外感时邪上犯;咽痛为肺胃邪热上薰;恶心呕吐,大便未解,是胃热气逆之证;小便黄少,草莓舌,均因于热盛伤津。
治法:辛凉宣透,清热利咽。
主方:解肌透痧汤加减。
处方:金银花10g,连翘10g,薄荷(后下)5g,荆芥穗6g,竹叶6g,竹茹4g,牛蒡子10g,玄参10g,板蓝根15g,赤芍10g,蝉蜕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