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中药 > 文章内容

中医儿科学——脾系病证(7)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3-05 11:42浏览:

第九节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一、填空题
1.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         致使        而引起的一种       性贫血。
2.缺铁性贫血多见于         ,尤以          最常见。
二、选择题
(一)A1型题
3.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病变脏腑在(   
A.脾胃心肝
B.心肝脾肺
C.心肝脾肾
D.心脾肺肾
E.肺脾肝肾
4.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病理基础是(   
A.生化乏源
B.血虚不荣
C.肌肤失养
D.阴虚火旺
E.脾胃失调
5.何种程度的的贫血可见面色苍白,头晕乏力(   
A.轻度
B.中度
C.重度
D.中度以上
E.中度以下
6.诊断3月至6岁小儿贫血,其末梢血血红蛋白值应(   
A.<90g/L
B.<100g/L
C.<110g/L
D.<120g/L
E.<130g/L
7.中度贫血指的是HGB为(    )g/L
A.<30
B.30~60
C.60~90
D.90~110
E.90~120
8.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原则是(   
A.健脾益气,滋生化源
B.健运脾胃,益气养血
C.补血养心, 益气生血
D.滋养肝肾,益精生血
E.培补脾肾,化生气血
(二)A2型题
9.患儿,10个月。母乳喂养,未添加辅食。近来发现食欲不振,面色萎黄,唇甲色淡,形体消瘦,大便偏稀,舌淡苔白,指纹淡红。查血:HGB 96g/L,RBC 3.3×1012/L。辨证为(   
A.脾胃虚弱
B.心脾两虚
C.肝肾阴虚
D.气血亏虚
E.脾肾阳虚
10.患儿,4岁。有久泻病史。近3月来,面黄唇淡,发黄稀疏,食欲不振,体倦乏力,头晕目眩,睡眠不安,舌淡红,脉细弱。查血:HGB 95g/L。其治法是(   
A.健运脾胃,益气养血
B.补脾养心,益气生血
C.滋养肝肾,益精生血
D.温补脾肾,益阴养血
E.健脾养血,补肾益精
11.患儿,8个月。以牛乳喂养为主,因面色萎黄,形体虚胖,表情呆滞,乏力懒动,头及手足颤动来诊。体检:肝肋下2.5cm。血:HGB 80g/L,RBC 2.5×1012/L,MCV 90fl/Dl。骨髓相以红系增生为主。其诊断是(   
A.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B.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脑发育不全
E.混合性贫血
12.患儿,3岁。1年前因患肠套叠行肠切除术,术后体质虚弱,发育迟缓,近半年皮肤黏膜苍白,爪甲色淡易脆,毛发枯黄,头晕目涩,颧红盗汗,舌红苔薄,脉细数。查血: HGB 60/L, RBC 3.1×1012/L。治疗应首选(   
A.八珍汤
B.归脾汤
C.一贯煎
D.左归丸
E.右归丸
13.患儿,1岁。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发黄稀疏,消瘦4月,诊断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选用铁剂治疗时,正确的停药时间为(   
A.血红蛋白开始升高时
B.血红蛋白恢复正常时
C.血红蛋白恢复至正常后2月左右
D.血红蛋白恢复至正常后6月左右
E.血红蛋白恢复至正常后4月左右
14. 患儿,10个月。单纯以奶糕喂养,食欲不振,时有泄泻,近5月发现面色白,唇甲色淡,精神萎靡,毛发稀黄,手足欠温,舌淡苔白,指纹淡。查血:HGB 55g/L。其证候为(    
A.脾胃虚弱
B.脾肾阳虚
C.肝肾阴虚
D.心脾两虚
E.气血亏虚
15.患儿,18个月。近3月来不思进食,大便偏稀,形体略瘦,精神稍差,面色萎黄,肢倦乏力,唇舌色淡,苔薄白,指纹淡红。查:血HGB 100g/L,RBC 3.8×1012/L,WBC 9.5×109/L,MCHC 29%,MCV 76fl/Dl。诊断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其证候是(   
A.肝肾阴虚
B.心脾两虚
C.气血亏虚
D.脾肾阳虚
E.脾胃虚弱
(三)B1型题
A.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B.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混合性贫血
16.血常规:MCV 79fl/Dl,MCHC 30%,HGB 90g/L,PLT 150×109/L,WBC 9×109/L。其诊断是(   
17.血常规:HGB 60g/L,MCH 28pg/L,PLT 80×109/L,WBC 3.2×109/L。其诊断是(   
A.面色苍白,唇甲色淡,头晕心悸。
B.面色苍黄,纳呆消瘦,大便不调。
C.面色苍白,头晕目涩,四肢震颤。
D.面色白,精神萎靡,四肢不温。
E.面色苍白,形体消瘦,发黄稀疏。
18.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肝肾阴虚证证见(   
19.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心脾两虚证证见(   
(四)X型题
20.以下项目中,符合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诊断的有(   
A.MCH<29pGB血清铁降低
C.总铁结合力降低
D.MCHC<31%
E.患儿可有肝脾肿大
21.以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治疗调护措施中,正确的是(   
A.给予铁剂治疗
B.同时服用维生素
C.增加奶制品、蛋类及谷物的摄入
D.忌茶、咖啡
E.增加肝、瘦肉、鱼类及豆类的摄入
三、改错题
22.贫血以虚证为主,治疗重在滋补。
23.贫血的病位在脾胃,因运化失职不能化生气血所致。
四、简答题
24.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25.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辨证要点有哪些?
五、问答题
26.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诊断要点是什么?
27.小儿厌食、积滞、疳证、贫血应如何鉴别?
六、病案分析题
患儿,7个月。早产,生后一直混合喂养,经常泄泻。近3月来食欲不振,皮肤黏膜苍白,面色萎黄,神疲肢倦,毛发稀黄,睡时常啼哭,语声低弱,大便稀溏。舌淡红,指纹淡红。查血:HGB 70g/L,MCHC 29%,MCV 76fl/Dl。
试就本例患儿,作出西医疾病、分度诊断,中医证候诊断,病机分析,提出治法、主方,开出处方。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铁缺乏;血红蛋白合成减少; 小细胞低色素。
2婴幼儿;6个月~3岁。
二、选择题
(一)A1型题
3.C 答案分析:脾虚运化失职,不能化生气血;肾虚精亏髓失充养,阴血不生;心失气血充养,心神不宁;肝失阴血充养,虚火内生,而产生缺铁性贫血的种种临床见证。
4.B 答案分析:血虚不荣,脏腑、肌肉、四肢百骸失于濡养,是贫血的主要病理基础。
5.D 答案分析:中度以下贫血不出现明显临床症状。
6
C 答案分析:小儿贫血诊断标准为:3月~6岁,HGB<110g/L;6岁以上,HGB<120g/L。
7.C 答案分析:中度贫血诊断标准为:HGB(60~90)g/L,RBC(2~3)×1012/L
8.E 答案分析:培补脾肾,化生气血是本病的治疗原则。
(二)A2型题
9.A 答案分析:本病为轻度贫血,除贫血证外,兼有纳呆,大便偏稀,面色萎黄,证属脾胃虚弱。
10.B 答案分析:病属贫血心脾两虚证,治当补脾养心,益气生血。
11.B 答案分析:小儿以牛奶喂养为主,缺乏叶酸、维生素B12,有贫血及神经系统症状,且红细胞体积大,故应诊断为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12.D 病属贫血肝肾阴虚证,故首选左归丸。
13.C 答案分析:服用铁剂治疗应持续用至血红蛋白达正常水平后两个月左右再停药,以补足铁的储存量。
14.B 答案分析:本病为重度贫血,除血虚证外,以精神萎靡、便溏、四肢不温为主要特点,证属脾肾阳虚。
15.E 答案分析:患儿虽有不欲食,消瘦,便溏等脾胃虚弱证,但以血虚、肌肤不荣为主要特点,结合实验室检查应诊为轻度营养不良性缺铁性贫血,辨证为脾胃虚弱。
(三)B1型题
16.A 答案分析:化验提示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小板、白细胞正常,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17.D 答案分析:血常规示三项降低,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18.C 答案分析:面色苍白,头晕目涩,四肢震颤为贫血肝肾阴虚证的特点。
19.A 答案分析:面色苍白,唇甲色淡,头晕心悸为贫血心脾两虚证的特点。
(四)X型题
20.B,D,E 答案分析:缺铁性贫血患儿MCH<27pg,MCV<80fl/Dl,MCHC<31%,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此患儿可有骨髓外造血故可肝脾肿大。
21.A,B,D,E 答案分析:给予铁剂和增加富含铁的肝、瘦肉、鱼类及豆类食物摄入,为调治本病的正确方法,同时服用维生素C有助于铁剂的吸收。而奶制品、蛋类、谷物、茶、咖啡等则影响铁的吸收,故应限制
三、改错题
22.改为:贫血以虚证为主,以补其不足,培其脾肾,化生气血为原则。
答案分析:贫血以虚证为主,但应注意不可一味滋补,应补而不滞,于滋补中酌加理气助运之品。若补益过于滋腻,则碍滞脾胃。
23.改为:贫血的病位在脾肾心肝四脏。
答案分析:脾虚运化失职不能化生气血;肾虚精亏髓失充养,阴血不生;心失所养,心神不宁;肝失充养,虚火内生。因而产生本病临床的种种证候。
四、简答题
24.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病原因,有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喂养不当、感染诸虫、疾病损伤等。
25.①据临床表现辨气血阴阳亏虚之轻重。②结合实验室检查,判断贫血之程度。③辨脏腑:食少纳呆体倦乏力、大便不调病在脾;心悸心慌、语声低微病在心;头晕目涩、潮热盗汗、爪甲枯脆病在肝;腰腿酸软、畏寒肢冷、发育迟缓病在肾.。
五、问答题
26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诊断要点如下:
(1)有明确的缺铁病史:铁供给不足、吸收障碍、需要增多或慢性失血等。
(2)临床表现:发病缓慢,皮肤黏膜逐渐苍白或苍黄,以口唇、口腔黏膜及甲床最为明显,神疲乏力,食欲减退,年长儿有头晕等症状。部分患儿可有肝脾肿大。
(3)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1%,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0fl/dl,平均血红蛋白(MCH)<27pg。
(4)3月~6岁血红蛋白<110g/L,6岁以上血红蛋白<120g/L。
(5)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运铁蛋白饱和度、红细胞原卟啉、血清铁蛋白等异常。
(6)铁剂治疗有效。用铁剂治疗6周后,血红蛋白上升20g/L以上。
(7)病情分度:轻度,血红蛋白:6个月~6岁(90~110)g/L,6岁以上(90~120)g/L;红细胞(3~4)1012/L。中度,血红蛋白(60~90)g/L;红细胞(2~3)1012/L。重度,血红蛋白(30~60)g/L;红细胞(1~2)1012/L。极重度,血红蛋白<30g/L;红细胞<1×1012/L。
27.厌食:是由喂养不当、病后失调、先天不足或情志失调所致,以脾失健运为主要病机,以长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为主证。虽有面色无华、形体偏瘦,但无明显消瘦,精神活动如常可与疳证鉴别;无脘腹胀满,嗳气酸腐,大便酸臭,可与积滞鉴别;无面色萎黄,唇甲色淡,血常规正常可与贫血鉴别。
积滞:是因内伤乳食停聚中焦积而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胃肠疾患。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嗳气酸腐,大便酸臭为特征。无明显形体消瘦可与疳证鉴别;无明显血虚不荣可与贫血鉴别;有积滞内停,气滞不行之证可与厌食鉴别。
疳证:是由喂养不当或由多种原因影响,使脾胃受损,气液耗伤,而形成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以形体消瘦,面色无华,毛发干枯,精神萎靡或烦躁,嗜食异物为特征,病情重者可病涉五脏而产生多种兼证。较之厌食、积滞,有明显消瘦及精神异常可资鉴别。病重者常同时有贫血表现。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由先天不足,喂养不当等导致脾肾肝心不足,气血生化无源,血虚不荣所致。以面色苍白,口唇﹑爪甲、睑结膜苍白伴头晕乏力纳呆等为主症。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HGB:1~6岁<110g/L,6 岁以上 <120 g/L, 有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运铁蛋白饱和度等异常。可与以上病症相鉴别,而重症贫血可同时有疳证表现。
六、病案分析题
28.西医诊断: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中度。
中医证候诊断:心脾两虚证。
病机分析:患儿早产,脾胃虚弱,又因混合喂养,喂养不当,则愈伤脾胃,脾失健运,清浊不分,合污而下,故经常泄泻。脾胃亏虚,气血生化乏源,肌肤不荣,则面色萎黄,皮肤黏膜苍白,毛发稀黄,乏力懒动。脾运失健则纳呆。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则神倦,心神不宁则睡眠不安啼哭。舌象、脉象均为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象。
治法:补脾养心,益气生血。
主方:归脾汤加减。
处方:黄芪10g,人参3g,白术5g,茯苓5g,当归5g,龙眼肉 5g,酸枣仁 6g,苍术5g,陈皮2g,焦山楂6g,炒谷芽3g,炒麦芽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