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中药 > 文章内容

新生儿病:第三节 胎 黄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3-05 11:33浏览:

第三节 胎   
一、填空题
1胎黄是以婴儿出生后            出现黄疸为特征的病证。
2.足月儿胎黄间接胆红素超过307.8μmol/L,可引起            ,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二、选择题
(一)A1型题
3.胎黄伴肝脏进行性肿大,大便灰白,黄疸逐渐加深,多为(   
A.败血症
B.溶血性黄疸
C.生理性黄疸
D.新生儿肝炎
E.先天性胆道闭锁
4.治疗病理性胎黄的基本法则是(   
A.利湿退黄
B.化瘀消积
C.清热利湿退黄
D.温中化湿退黄
E.平肝熄风,利湿退黄
5.胎黄湿热郁蒸证治疗首选方是(   
A.茵陈蒿汤
B.茵陈理中汤
C.血府逐瘀汤
D.羚角钩藤汤
E.藿朴夏苓汤
6.下列症状中,不属于阳黄特征的是(   
A.黄色鲜明
B.身有微热
C.烦躁神昏
D.大便灰白而溏
E.舌苔厚腻微黄
7.下列症状中,不属于胎黄虚脱典型症状的是(   
A.发热
B.气促
C.神昏
D四肢厥冷
E胸腹欠温
(二)A2型题
8.患儿,出生26天。黄疸仍未消退,皮肤色黄无光泽,精神萎靡,四肢不温,大便灰白而溏,舌淡苔白腻。其治法是   
A清热利湿
B.温中化湿
C.化瘀消积
D.平肝熄风
E.温阳固脱
9患儿,出生30天。黄疸持续不退,面目皮肤发黄,晦暗无光泽,右胁下痞块,腹胀,青筋暴露,口唇暗红。辨证为气滞血瘀证,最主要的辨证依据是(   
A.腹胀
B黄疸持续不退
C面目皮肤发黄
D黄疸晦暗不泽
E右胁下痞块
10.患儿,出生7天。面目及全身皮肤发黄,色泽鲜明,黄疸迅速加重,嗜睡,神昏,抽搐,舌红苔黄。治疗首选方是(   
A.茵陈蒿汤
B.茵陈理中汤
C.茵陈五苓散
D.血府逐瘀汤
E.羚角钩藤汤
11.患儿,出生23天。面目皮肤发黄,色泽鲜明,烦躁啼哭,口渴唇干,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可选用的静脉治疗中成药是   
A黄芪注射液
B.丹参注射液
C.生脉注射液
D.参附注射液
E.茵栀黄注射液
12.患儿,出生32天。面目皮肤发黄,色泽晦暗,持久不退,腹胀,全身散在瘀斑,大便溏薄,舌有瘀点,苔黄。下列药物除哪项外均可选用(   
A柴胡、郁金
B.枳壳、丹参
C.桃仁、当归
D.大黄、芒硝
E.赤芍、丹皮
(三)B1型题
A.神昏抽搐
B.大便灰白
C.右胁下痞块,腹壁青筋暴露
D.小便黄赤,大便秘结
E.神昏,四肢厥冷,胸腹欠温
13.胎黄动风证见(   
14.胎黄虚脱证见(   
(四)X型题
15.胎黄的病变脏腑在(   
A.心肝
B.脾胃
C.肺肾
D.肝胆
E.肺脾
16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特点是   
A腹胀
B.黄疸出现早(出生后24小时以内)
C.程度重(总胆红素超过205.2μmol/L)
D.消退迟(超过2~3周)或黄疸退而复现
E.发展快(血清总胆红素每天增加超过85.5μmol/L)
三、改错题
17.为预防胎黄的发生,孕母产前应测定血中抗体及其动态变化。
四、简答题
18.什么是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五、问答题
19.怎样从临床症状上区别胎黄的湿热郁蒸证和寒湿阻滞证?
六、病案分析题
20.患儿,出生29天。生后2天出现黄疸,面目皮肤发黄,颜色逐渐加深,晦暗无华,右胁下痞块质硬,肚腹膨胀,青筋显露,唇色暗红,大便干结,舌见瘀点,苔黄。
试就本例患儿,作出中医病、证诊断,病机分析,提出治法、主方,开出处方。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皮肤面目。
2.胆红素脑病。
二、选择题
(一)A1型题
3.E 答案分析:大便灰白,黄疸逐渐加深是先天性胆道闭锁的临床表现。
4.A 答案分析:胎黄的关键病机是湿邪内蕴,肝失疏泄,胆汁外溢而致黄,所以治疗的基本法则是利湿退黄。
5.A 答案分析:茵陈蒿汤中茵陈、栀子、大黄清热利湿退黄,泽泻、车前子利水化湿,黄芩、金钱草清热利湿,所以是治疗胎黄湿热郁蒸证的首选方。
6.D 答案分析:大便灰白而溏是阴黄的特征。
7.A 答案分析:胎黄虚脱证以阳气欲脱为主要临床表现,不会出现发热的症状。
(二)A2型题
8B 答案分析:本例辨证为寒湿阻滞,所以治疗原则应为温中化湿。
9.E 答案分析:右胁下痞块是有形瘀积的重要病理变化,故辨证为气滞血瘀证
10.E 答案分析:辨证为胎黄动风变证,故选羚角钩藤汤。
11.E 答案分析:辨证是湿热郁蒸证,故选用具有清热利湿退黄功效的茵栀黄注射液。
12.D 答案分析:本证大便溏薄,故不宜用大黄、芒硝
(三)B1型题
13.A 答案分析:黄疸动风病机为邪陷厥阴,故证见神昏抽搐。
14.E 答案分析:黄疸虚脱病机为阳气虚衰,故证见神昏、四肢厥冷、胸腹欠温。
(四)X型题
15.B,D 答案分析:脾主运化,肝主疏泄,胎黄的病机是脾胃湿热或寒湿内蕴,肝失疏泄,胆汁外溢而致发黄,所以胎黄的病变脏腑在脾胃、肝胆。
16.B,C,D,E 答案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出现早、程度重、消退迟或黄疸退而复现、发展快,是其常见症状,及与生理性黄疸的区别。
三、改错题
17.改为:为预防胎黄的发生,如孕母有肝炎病史,或曾产育病理性胎黄婴儿者,产前应监测血中抗体及其动态变化。
答案分析:产前测定血中抗体及其动态变化有一定的指征,适用于孕母有肝炎病史,或曾产育病理性胎黄婴儿者。
四、简答题
18生理性黄疸的新生儿在生后第2~3天出现黄疸,于4~6天最重。足月儿在生后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第3周才消退。在此期间,小儿一般情况良好,不伴有其他临床症状。血清胆红素低于205.2μmol/L(12mg/Dl)。
五、问答题
19.湿热郁蒸证和寒湿阻滞证的鉴别可以从黄疸的色泽及全身寒热证象来区分。湿热郁蒸证的特征是湿热壅盛,见面目皮肤发黄,色泽鲜明如橘,哭声响亮,不欲吮乳,口渴唇干,或有发热,大便秘结,小便深黄,舌质红,苔黄腻。寒湿阻滞证虚寒之象明显,见面目皮肤发黄,色泽晦暗,持久不退,精神萎靡,四肢欠温,纳呆,大便溏薄色灰白,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腻。
六、病案分析题
20.诊断:胎黄,气滞血瘀证。
病机分析:患儿生后2天出现黄疸,面目皮肤发黄,颜色逐渐加深,晦暗无华,属于阴黄证;右胁下痞块质硬,肚腹膨胀,青筋显露,是有形瘀积的重要病理变化;大便干结是腑气不利;舌见瘀点是气滞血瘀。
治法:化瘀消积。
主方:血府逐瘀汤加减。
处方:柴胡3g,郁金6 g,枳壳6g,桃仁6g,当归6g,赤芍6g,丹参6g,大黄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