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中药 > 文章内容

中医外科学——第7章 疮疡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2-26 20:26浏览:

概 论
  目的要求
  1.掌握阴阳两类不同性质的疮疡在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上的异同。
  2.掌握暑疖、疖病、颜面部疔疮、手足部疔疮、红丝疔、一般痈、痰毒、发、有头疽、附骨疽、流注、丹毒、走黄、内陷、瘰疬、流痰的病因病机、辨证和治疗。
  3.熟悉烂疔、脐痈、发颐、窦道的辨证和治疗。
  4.了解蝼蛄疖、疫疔、锁喉痈、足发背、手发背、褥疮的临床特点和辨证论治要点。
  5.了解疮疡的预防和调护。
  教学内容
  1.这类疾病是外科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其辨证论治法则在外科中具有代表性。
  2.疮疡的致病因素分外感、内伤两大类综述。
  3.说明代表疾病临床表现上的普遍规律和不同特点。
  4.治疗:
  1)分肿疡、脓疡、溃疡三个阶段,叙述其治疗原则和代表方药。
  2)局部处理:主要介绍治疗常规,如小三、且开拍农、提脓祛腐、生肌收口等。
  第一节 疖
  目的要求
  1.掌握暑疖和疖病的治疗、预防。
  2.了解蝼蛄疖的防治。
  教学内容
  1.概述:疖分有头疖、无头疖、疖病和蝼蛄疖四种,分别说明特点。
  2.疖的病因是火毒,内服药需要清火解毒;夏秋生疖是暑毒,治法是清暑解毒;对疖病的治疗,实证泻火解毒,虚证扶正解毒。
  3.疖的局部处理按概论,但要禁止挤压及超过脓腔范围的切开。
  4.对长期引流不畅而引起的蝼蛄疖,治疗要点是扩创引流。
  第二节 疔
  目的要求
  1.掌握颜面疔疮、手足部疔疮、红丝疔的辨证与治疗。
  2.了解具有特殊性质的烂疔、疫疔的特点和预防方法。
  教学内容
  1.概述:疔的涵义、种类及其沿革。
  2.颜面疔疮
  1)概述:颜面疔疮的特点、命名及与疖的区别。
  2)病因病机:由火热之毒为病,或虫咬外伤等染毒所致。
  3)辨证:分初期、中期、后期辨证本病如治疗不当或失于防护可合并“走黄”。
  4)治疗:内治以清热解毒为主,用五味消毒饮合黄连解毒汤;外治按初期、中期、后期论治。
  3.手足部疔疮
  1)概述:说明发生于不同部位有不同名称、由损筋伤骨的后果。
  2)病因病机:由于脏腑火毒蕴结而成或因外伤染毒诱发。
  3)治疗:几种常见的手足部疔疮的辨证与治疗。
  4.红丝疔
  1)概述:定义、特点。
  2)病因病机:内有火毒结聚,外有破损染毒。
  3)辨证:有红丝疔一条发于手臂或小腿部,迅速走窜,伴有明显全身症状,有时不消可以化脓、甚或走黄。
  4)治疗:内治以清热解毒,方同颜面疔疮;外治除外敷法可进行砭镰。
  5.烂疔
  1)概述:定义、特点与发病情况。
  2)病因病机:因接触泥土中毒气而生。
  3)辨证:本病发展迅速,患处皮肤稍黑、疮面凹形、迅即坏死、有恶臭、可致肉大片脱落,伴全身症状,甚则可走黄。
  4)鉴别诊断:应与发、丹毒等病鉴别。
  5)治疗:内治宜凉血解毒、清热利湿;外治以蟾酥合剂为主,必要时应手术切开。
  6)预防方法。
  6.疫疔
  1)概述:定义、特点与发病情况。
  2)病因病机:由于感受疫死牛马猪羊三毒而生。
  3)辨证:初期发病如蚊迹蚤斑;中期创面形成脐眼、如牛痘;后期腐肉与正常组织分离、腐脱新生。伴全身症状,可出现走黄之象。
  4)治疗:内治同颜面疔疮,需另用蟾酥丸;外治以蟾酥合剂为主。
  5)预防方法。
  第三节 痈
  目的要求
  掌握不同部位痈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异同。
  教学内容
  1.概述:颈痈、腋痈、跨腹痈、委中毒、脐痈的定义和特点。
  2.病因病机:总由火毒而成,但病位不同。颈痈是上焦风火,腋痈是肝郁痰火,脐痈是心脾湿热等。
  3.辨证:按初起、成脓、溃后叙述。
  4.治疗:内治总宜清热解毒,按部位分别用牛蒡解肌汤、柴胡清肝汤和黄连解毒汤合四苓散;外治按概论常规处理。
  第四节 发
  目的要求
  掌握发的特点及不同部位的辨证,发与丹毒、有头疽、流注鉴别。
  教学内容
  1.概述:定义和特点。
  2.病因病机:由于血热火毒所致。
  3.辨证:分述生于口底(锁喉痈)、手背(手发背)、臀部(臀痈)、足部(足发背)等不同部位的表现。
  4.治疗:内治归纳为上中下三部论治,原则上以凉血清热解毒为主,局部按概论常规处理。
  第五节 有头疽
  目的要求
  1.掌握辨证与虚实标本在辨证论治上的意义。
  2.了解老人及有严重慢性病患者容易引起内陷的防治。
  教学内容
  1.概述:定义、特点、发病情况与不同部位的不同名称等。
  2.病因病机:外因由于感受风温湿热之毒,内因由于情志内伤、气郁化火,或劳伤精气,活恣食膏粱厚味,以致脏腑蕴毒而成。
  3.辨证:分初、中、后三个阶段叙述。辨证分虚证、实证两种。
  4.治疗:实证和营托毒、清热利湿,虚证养阴清火、调补气血等。局部按概述常规处理,其中要注意切开引流和清除坏死组织。
  第六节 附骨疽
  目的要求
  1.掌握附骨疽急性期的辨证论治。
  2.了解本病由于骨关节的破坏而造成的后果。
  教学内容
  1.概述:附骨疽的定义、特点、发病史与区别。
  2.病因病机:由疔疮、疖肿、麻疹后余毒所致,或由外来伤害感染毒邪而成。
  3.辨证:初起寒战高热,彻骨疼痛,溃后由于骨破坏性成漏管或残废。
  4.鉴别诊断:要与流注、骨肉瘤、流痰鉴别。
  5.治疗:内治宜清热化湿、行瘀通络等;外治按初起、化脓、溃后三期施治。有死骨的应清除死骨。
  第七节 流注
  目的要求
  掌握流注的特点和不同原因,流注的辨证论治。
  教学内容
  1.概述:定义、特点、沿革。
  2.病因病机:化脓性病灶脓毒扩散,随气血流注而成,发病诱因有感染暑湿、跌打损伤、劳伤筋脉等。
  3.辨证:除叙述流注一般症状外,并指出余毒、暑湿、瘀血、髂窝四种不同类型流注的表现。
  4.治疗:
  1)内治:余毒流注清营解毒,暑湿流注清暑化湿,瘀血流注活血通络,髂窝流注清热利湿,化脓后治疗同概述。
  2)外治:按概述常规处理。
  5.预防方法:积极治疗原发感染病灶。
  第八节 发颐
  目的要求
  1.掌握发颐的临床特点。
  2.掌握发颐与痄腮、颈痈的鉴别诊断。
  教学内容
  1.概述:发颐的定义、特点。
  2.病因病机:由伤寒、温病后余毒未清所致。
  3.辨证:初起颐颌之间肿胀,张口困难。成脓期皮色发红有波动感,不及时切开,脓可从口腔穿出,伴有明显全身症状,甚则可发生毒气内陷。
  4.鉴别诊断:与痄腮鉴别。
  5.治疗:内治宜清热解毒;外治按初起、脓成、溃后施治。
  第九节 丹毒
  目的要求
  1.掌握丹毒的特点及与发的鉴别。
  2.熟悉下肢丹毒的预防治疗。
  教学内容
  1.概述:定义、特点、及与发的鉴别。
  2.病因病机:总由血热火毒所致,面部为风邪火毒,下肢为湿邪火毒。
  3.辨证:除局部具有红肿热痛外,伴有明显全身症状。不同部位丹毒名称、特点。
  4.治疗:内治以凉血清热、解毒化瘀为原则;外治局部敷药外,下肢丹毒可用砭镰法。
  5.预防:下肢丹毒宜积极治疗足部的感染病灶。
  第十节 走黄与内陷
  目的要求
  掌握本病辨证论治的急救措施。
  教学内容
  1.病因病机:疔疮走黄主要由局部因素引起,毒邪扩散超过人体正常防御能力,以邪盛为主。疽毒内陷主要有全身因素引起,由于正气虚弱,而毒邪乘机内陷,以正虚为主。
  2.辨证:疔疮走黄为热毒炽盛、毒入营血、内攻脏腑;疽毒内陷分为火陷、干陷、虚陷。
  3.治疗:疔疮走黄以祛邪为主,疽毒内陷以扶正为主。
  第十一节 瘰疬
  目的要求
  1.掌握瘰疬未溃时的内消法和溃后的提毒化腐治疗。
  2.了解各种特殊疗法的作用及适应症,瘰疬与颈痈、失荣、慢性淋巴结炎的类证鉴别。
  教学内容
  1.概述:定义、特点、沿革、与发病情况。
  2.病因病机:病因是气郁痰凝。全身病理变化是阴虚内热,最后气血亏损成为虚痨。
  3.辨证:按初、中、后期进行叙述。
  4.鉴别诊断:应与失荣、臖核等病鉴别。
  5.治疗:
  1)内治:分初、中、后三期。
  2)局部处理:未溃按阴证常规治疗,溃后以提脓祛腐为主。
  3)特殊疗法:包括针刺、拔核疗法等。
  第十二节 流痰
  目的要求
  1.熟悉流痰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2.掌握流痰的辨证论治和要领。
  教学内容
  1.概述:定义、特点、沿革、发病情况等。
  2.病因病机:肾虚为发病之本、痰浊凝聚为生病之际,劳损、外伤、感受风寒等为发病的诱因。
  3.辨证:初期多无全身症状,关节漫肿酸痛,呈典型之阴证。中期多有阴虚内热表现,关节畸形,有脓肿或溃破成为漏管。后期病灶稳定,或严重成为劳损残废。分别介绍不同关节的病变特点。
  4.治疗:
  1)内治:以补肾为主,目的是扶正祛邪,早期补肾壮骨,温经化痰;中期滋肾养阴,扶正托毒;后期大补肝肾精血。
  2)外治:按初、中、后期处理;漏管形成按漏管处理。
  5.护理:卧床休息、关节固定、预防褥疮、饮食营养等。
  第十三节 褥疮
  目的要求
  掌握褥疮的防治。
  教学内容
  1.概述:定义、特点、好发部位。
  2.病因病机:由于连续长期压迫,气血瘀阻而皮肉坏死。
  3.辨证:褥疮局部症状。
  4.治疗:
  1)全身治疗:分气滞血瘀、蕴毒腐溃、气血两虚而施治。
  2)局部处理:初起外搽红花油等;溃后清除坏死组织,脓腔切开引流,控制感染,提毒化腐、生肌收口等方法。
  5.预防与护理:保持受压部位清洁、干燥,定时按摩、翻身及防压等措施。
  第十四节 窦道
  目的要求
  1.了解窦道的病因。
  2.熟悉窦道的外治方法。
  教学内容
  1.概述:定义、特点。
  病因病机:由于手术创伤,残留异物或坏死组织刺激深部组织化脓溃破而成。
  3.诊断:局部有一小疮口,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
  4.治疗:以外治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