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中药 > 文章内容

医古文教学大纲——第十一~十三篇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2-26 20:05浏览:

第十一篇 《串雅》序
 
  【目的要求】
 
  1.了解作者编著《串雅》的过程及其目的。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及重要句子的今译方法。
 
  【教学内容】
 
  1.词语
 
  贱薄、吮舐、恣睢、(医)绪、(仙)遗、魇迷、诧(为)、贪天、胥(能)、俨然、厚)奉、侈(功德)、旁(及)、大率、无由、宗子、今且、谭(艺)、国医、 (既)望
 
  2.句子
 
  ①为问今之乘华轩、繁徒卫者,胥能识证、知脉、辨药,通其元妙者乎?俨然峨高冠、窃虚誉矣。
 
  ②诘其所习,大率知所以,而不知所以然,鲜有通贯者。以故欲宏览而无由,尝引以为憾。
 
  ③质其道,颇有奥理,不悖于古,而利于今,与寻常摇铃求售者迥异。
 
  ④因录其所授,重加芟订,存其可济于世者,部居别白,都成一编,名之曰《串雅》,使后之习是术者,不致为庸俗所诋毁,殆亦柏云所心许焉。
 
  3.文意理解
 
  ①作者为何将此书命名为“串雅”?
 
  ②作者编撰《串雅》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
 
  ③首段连用三组“未闻”的用意是什么?
 
  ④“是知笑之为笑,而不知非笑之为笑也”的含义是什么?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第十二篇 《温病条辨》叙
 
  【目的要求】
 
  1.了解吴瑭撰写《温病条辨》的重要意义及其问世过程。
 
  2.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语,特别是成语典故。
 
  【教学内容】
 
  1.词语
 
  ( 无论 )、 已 、亡如、知十、阙如、(御风以)絺 、迨(试)、(辄)困 、亟(矣)、常候 、中流一柱、 当名辨物 、向方、 是 ( 师说 )、 秉(超悟)、 (超悟之)哲 、( 不) 厌、 抗志 、希 ( 古人 )、 贸贸、 摅(生平)、 (藏诸)笥 、亟(宜)、 夭札、 听然 、评骘 、(授之)梓 、壮月
 
  2.语序
 
  未之及。
 
  3.句子
 
  ①世之俗医遇温热之病,无不首先发表,杂以消导,继则峻投攻下,或妄用温补,轻者以重,重者以死。
 
  ②好学之士,咸知向方;而贪常习故之流,犹且各是师说,恶闻至论;其粗工则又略知疏节,未达精旨,施之于用,罕得十全。
 
  ③吾友鞠通吴子,怀救世之心,秉超悟之哲,嗜学不厌,研理务精,抗志以希古人,虚心而师百氏。
 
  ④知我罪我,一任当世,岂不善乎?吴子以为然,遂相与评骘而授之梓。
 
  4.文意理解
 
  ①本文首段的主旨是什么?作者如何加以说明?
 
  ②“以阙如为耻,不能举一反三,惟务按图索骥”的主语是什么?
 
  ③本文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劝说吴瑭尽快出版《温病条辨》?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第十三篇 养生论
 
  【目的要求】
 
  1.领会本文“导养得理”可获长寿的观点,了解修性保神和服食养生相结合的养生方法。
 
  2.掌握文章中的重要词语。
 
  3.学习本文波澜起伏、峻切直陈的写作特色。
 
  【教学内容】
 
  1.词语
 
  两(失)、较(而)、涣(然)、流离、终朝、嚣(然)、低迷、殷(忧)、醇醴 、赫(然)、 植(发 )、 偏(有)、( 不可)诬 、肆 (之)、 生理 、( 不)栖、泊(然)、树养 、( 处)险 、淫哇、平粹 、蕞尔、 中道、 措(身 )、 闷若 、一切、 庶(几 )、畎浍 、尾闾 、坐(望 )、 交赊、 悠悠(者)、累(心 )、大顺、 晞(以朝阳)、 绥(以五絃)、遗生
 
  2.句子
 
  ①夫以蕞尔之躯,攻之者非一涂;易竭之身,而外内受敌。身非草木,其能久乎?
 
  ②纵少觉悟,咸叹恨于所遇之初,而不知慎众险于未兆。是由桓侯抱将死之疾,而怒扁鹊之先见,以觉痛之日,为受病之始也。
 
  ③夫悠悠者既以未效不求,而求者以不专丧业,偏恃者以不兼无功,追术者以小道自溺。凡若此类,故欲之者万无一能成也。
 
  3.文意理解
 
  ①如何体会“是以君子知形恃以立,神须形以存,悟生理之易失,知一过之害生”?
 
  ②在“故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爱憎不栖于情,忧喜不留于意,泊然无
 
  感,而体气和平,又呼吸吐纳,服食养身,使形神相亲,表里俱济也”中,提出了哪几种养生方法?
 
  ③“岂惟蒸之使重而无使轻,害之便暗而无使明,熏之使黄而无使坚,芬之
 
  使香而无使延哉”说明什么道理?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