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中药 > 文章内容

医古文教学大纲——第五、六篇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2-26 20:03浏览:

第五篇 《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
 
  【目的要求】
 
  1.了解《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献,《方技略》的大致内容。
 
  2.了解秦汉以来图书典籍的播迁经历。
 
  3.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语。
 
  【教学内容】
 
  1.词语
 
  ( 仲尼 ) 没 、从衡、燔 ( 灭 ) 、 ( 之 ) 败 、书 ( 缺 )、闵 ( 焉 ) 、建 ( 藏书之策 ) 、诏(光禄大夫)、数术 、条 ( 其篇目 ) 、指意 、删 (其要 ) 、原 ( 人血脉 ) 、起 ( 百病 )、 度 ( 箴石 ) 、( 假药味之 ) 滋 、因 ( 气感 ) 、辩 ( 五苦 ) 、水火 、(于)平 、及(失)、中医 、( 之 ) 际 、节文、 寿考 、怵惕 、(有) 述 、( 一 ) 守 、原 ( 诊 ) 、晻昧 、序 ( 方技 )
 
  2.句子
 
  ①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殽乱。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
 
  ②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
 
  ③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④传曰:“先王之作乐,所以节百事也”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及迷者弗顾,以生疾而殒性命。
 
  3.文意理解
 
  ①“诏”作为共同述语,其意不局限于“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句内,而通贯至哪几个句子中?
 
  ②为什么说课文中的“中医”是中等水平医生的意思?
 
  ③《汉书·艺文志》是在什么基础上完成的?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第六篇 《伤寒论》序
 
  【目的要求】
 
  1.了解张仲景写作《伤寒杂病论》的时代背景、原因、经过和愿望。
 
  2.学习文中所表达的要求医生重视医德修养,技术应精益求精的思想。
 
  3.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及“宾语前置”现象。
 
  【教学内容】
 
  1.词语
 
  (才)秀 、企踵、孜孜汲汲、卒然、赍(百年)、进(不能)、退(不能)、游魂 、徇(物)、冰谷、 向(余)、(十)稔 、横夭 、撰(用)、平(脉)、寻(余)、思过半 、自非 、(理)致 、演(其)、口给、相(对) 、窥管 、视(死)、(博)识、 知(之)
 
  2.语序
 
  ①惟名利是务
 
  ②安附
 
  ③何荣势之云
 
  ④未之闻
 
  3.句子
 
  ①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②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
 
  ③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病问疾,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
 
  4.文意理解
 
  ①《伤寒杂病论》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②作者的治学方法有哪些?
 
  ③作者对为医者提出哪些要求?
 
  ④文中引用孔子之言寓意何在?作者希望自已成为哪种人?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