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中药 > 文章内容

《伤寒论》见习教学大纲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2-26 19:48浏览:

见习周数(或学时数):3周(或12学时)。
 
  适用专业:中医、针灸。
 
  一 见习的目的与任务
 
  《伤寒论》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也是中医学的四大经典之一。其主要学术贡献在于创立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拟定了理、法、方、药一线贯通的诊疗程序。学习《伤寒论》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六经辨证和理、法、方、药一线贯通的理解和把握,进而掌握辨证论治规律。《伤寒论》见习的目的与任务是,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通过对临床带教老师具体诊治过程的观摩,以及老师对基本环节的讲解,加深对辨证论治和理、法、方、药一线贯通的理解,初步建立中医临床思维模式。
 
  二 见习教学的基本要求
 
  认识:通过见习,加深对《伤寒论》独特理论体系的认识,进而加深对辨证论治的理解;加强对中医理论必须密切联系实际的认识。
 
  操作:通过见习,会辨别常见的六经病证,如太阳病之麻黄汤证、桂枝汤证,阳明病之白虎汤证、承气汤证,少阳病之大小柴胡汤证,太阴病之理中汤证,少阴病之四逆汤证、黄连阿胶汤证,厥阴病之乌梅丸证、白头翁汤证等。
 
  掌握:熟练掌握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和操作过程;熟练掌握六经辨证的基本概念和《伤寒论》中至少3个方证的临床实际运用。
 
  三 见习内容和时间安排
 
  1 见习地点:医院。
 
  2 见习具体内容:六经辨证的临床运用;《伤寒论》方的临床运用。
 
  3 见习形式、方法、及时间安排:观摩带教老师临床诊治。
 
  四 考核形式、方法、与成绩评定
 
  考核形式与方法:由带教老师根据见习实际情况,选择《伤寒论》中的3个常用方证,对学生进行提问或实际诊治操作。
 
  考核成绩的计分方法:考核成绩分为优秀良、及格、不及格3个级别。就3个方证的提问或实际诊治操作全部正确者为优秀良;2个正确者为及格;正确不到2个者为不及格。
 
  见习成绩单独计算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