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中药 > 文章内容

第六章 辨厥病脉证并治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2-26 19:47浏览:

第六章 辨厥病脉证并治
 
  概说:厥阴病病位、病因病机、证候特点、证候分类、治疗原则、传变和预后。
 
  厥阴病辨证纲要
 
  【要求】掌握厥阴病辨证纲要。
 
  【内容】厥阴病辨证纲要326
 
  厥阴病本证
 
  【要求】掌握蛔厥证、寒格吐利证、血虚寒厥证、厥阴经脏两寒证、肝寒犯胃浊阴上逆证、厥阴湿热下利证的因机证治。了解脏厥证、上热下寒正虚阳郁证的证治。
 
  【内容】
 
  一 厥阴寒热错杂证
 
  (一)脏厥证和蛔厥证 338
 
  (二)寒格吐利证 359
 
  (三)上热下寒正虚阳郁证 357
 
  二 厥阴寒证
 
  (一)血虚寒厥证351
 
  (二)厥阴经脏两寒证 352
 
  (三)肝寒犯胃浊阴上逆证378
 
  三 厥阴热证
 
  厥阴湿热下利证371 373
 
  辨厥热胜复证
 
  【要求】了解厥热胜复证的临床表现学机理,熟悉厥阴阳复太过的临床表现。
 
  【内容】辨厥热胜复证331 334 336 341 342 332 333
 
  辨厥逆证
 
  【要求】掌握厥证的表现和基本病机,掌握热厥、寒厥、痰厥、水饮作厥证的因机证治。
 
  【内容】
 
  一 厥逆的病机与证候特点337
 
  二 厥逆证治
 
  (一)热厥
 
  1热厥的特点与治疗禁忌 335
 
  2热厥轻证 350
 
  3热厥重证350
 
  (二)寒厥
 
  1阳虚寒厥353 354
 
  2冷结关元厥340
 
  (三)痰阻胸阳致厥355
 
  (四)水阻胃阳致厥356
 
  三 厥证治禁与寒厥炙法330 347 349
 
  第五节 辨呕哕下利证
 
  【要求】熟悉呕、哕、下利证的对偶统一辨证思路
 
  【内容】
 
  一 辨呕证
 
  (一)阳虚阴盛呕逆证 377
 
  (二)阴证转阳呕逆证379
 
  (三)痈脓致呕证376
 
  二 辨哕证
 
  (一)胃寒致哕证380
 
  (二)邪实致哕证381
 
  三 辨下利证
 
  (一)下利辨证358 365
 
  (二)实热下利证374 375
 
  (三)虚寒下利证370 372 364 360 361 366 368 367 369 363
 
  厥阴病篇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