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
1.“治诸虚不足”,自汗,盗汗的方剂是____。
2.四神丸是由____与____二方组合而成。
3.桑螵蛸散的功用是___。
4.缩泉丸是用乌药、益智仁等分为末,以____末为糊制丸。
5.一病人带下色黄,其气腥秽,舌质红,苔黄腻,当用____汤治之。
6.固冲汤中具有酸敛、收涩作用的药物有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具有益气固表,敛阴止汗功用的方剂是( )
A.玉屏风散
B.牡蛎散
C.知柏地黄丸
D.补中益气汤
E.生脉散
2.九仙散主治的病证是( )
A.久咳肺虚证
B.肺肾阴虚咳嗽证
C.肝火犯肺证
D.风邪犯肺咳嗽
E.肺胃阴虚之肺痿
3.脾肾虚寒、久泻久痢者,治宜选用( )
A.四神丸
B.白头翁汤
C.真人养脏汤
D.芍药汤
E.参苓白术散
4.真人养脏汤中的肉桂作用是( )
A.温经散寒
B.温补脾肾
C.温阳化气
D.温肾纳气
E.温通血脉
5.四神丸的组成是( )
A.吴茱萸、骨碎补、肉豆蔻、五味子
B.肉豆蔻、五倍子、补骨脂、吴茱萸
C.补骨脂、白豆蔻、吴茱萸、五味子
D.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山茱萸
E.肉豆蔻、五味子、吴茱萸、补骨脂
6.证见血崩量多,血色紫黑稠粘,手足心热,腰膝痠软,舌红,脉弦数,治宜选用( )
A.归脾汤
B.补中益气汤
C.固经丸
D.固冲汤
E.左归丸
7.金锁固精丸与桑螵蛸散共有药是( )
A.沙苑蒺藜
B.芡实
C.牡蛎
D.龙骨
E.桑螵蛸
8.桑螵蛸散主治何证所致小便频数( )
A.肝肾两虚
B.心肾两虚
C.心脾两虚
D.脾肾两虚
E.肺肾两虚
9.缩泉丸的功用是( )
A.温肾祛寒,缩泉止遗
B.暖脾祛寒,缩泉止遗
C.调补心肾,涩精止遗
D.调补心脾,缩泉止遗
E.补肾涩精
10.固冲汤的君药是( )
A.黄芪和白术
B.黄芪和萸肉
C.白术和海螵蛸
D.芍药和萸肉
E.龙骨和牡蛎
三、多项选择题
1.固涩剂的分类包括( )
A.固表止汗剂
B.敛肺止咳剂
C.涩肠固脱剂
D.涩精止遗剂
E.固崩止带剂
F.固经止血剂
2.下列方中含有牡蛎的是( )
A.桑螵蛸散
B.金锁固精丸
C.固冲汤
D.牡蛎散
E.九仙散
F.真人养脏汤
3.主治中涉及泻利的方剂有( )
A.易黄汤
B.补中益气汤
C.理中丸
D.半夏泻心汤
E.参苓白术散
F.四神丸
G.真人养脏汤
H.固冲汤
4.真人养脏汤的组成中有( )
A.肉豆蔻
B.肉桂
C.五味子
D.诃子
E.白芍药
F.补骨脂
G.罂粟壳
H.木香
5.固冲汤主治证病机是( )
A.阴虚血热
B.脾气虚弱
C.肝肾阴虚
D.冲脉不固
E.冲任损伤
F.下焦湿热
四、简答题
1.牡蛎散为何既能治自汗,又能治盗汗?
2.九仙散与真人养脏汤二方具重用罂粟壳为君药,该药在二方中的作用与配伍意义有何不同?
3.桑螵蛸散主治何证?其临床表现有哪些?
五、论述题
1.试述真人养脏汤与四神丸的主要配伍及功用、主治病证之不同。
2.金锁固精丸与桑螵蛸散均为涩精止遗之方,二方在主要配伍与主治病证方面有何不同。
3.归脾汤、固冲汤、固经丸三方各治何种血崩?临床当如何区别使用?
六、分析题
1.某男,45岁,患“神经衰弱”多年,经常失眠、多梦,有时心神恍惚,健忘,近月来腰痠,更增小便频数。有时尿如米泔色,并间有梦遗,舌淡苔白,脉细弱。
分析该病病因病机、辨其属何病证,确立治法,列出主治方药,并简要分析方义。
2.人参15g 白术15g 肉豆蔻15g 肉桂5g 当归10g 白芍20g 诃子10g
罂粟壳15g 木香10g 升麻8g 甘草10g
试析:此为何方(或加减方),分析配伍方义。说明功用、主治。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牡蛎散
2.二神丸、五味子散
3.调补心肾、涩精止遗
4.山药
5.易黄汤
6.龙骨、牡蛎、萸肉、白芍、棕炭、五倍子
二、单项选择题
1.B 2.A 3.C 4.B 5.E 6.C 7.D
8.B 9.A 10.A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E 2.BCD 3.BCDEFG 4.ABDEGH
5.BD
四、简答题
1.自汗者,为表气虚卫外不固;盗汗者,为阴虚而阳不潜藏。牡蛎散中,用黄芪补气固表,善治表虚自汗;牡蛎敛阴潜阳,能固涩敛汗;更配以麻黄根功专止汗。诸药相合,使表气得补,阴气敛藏,故而该方既能治自汗,又能治盗汗。
2.九仙散重用罂粟壳为君药,以其善能敛肺止咳,并配以乌梅、五味子收敛肺气,以加强敛肺止咳之功。真人养脏汤重用罂粟壳为君药,用其涩肠止泻、固敛滑脱,配肉豆蔻、诃子暖脾温中,并同为收涩之品,以助君药涩肠止泻之功。
3.桑螵蛸散主治心肾两虚证,临床以小便频数,尿如米泔色,或遗尿、遗精为主症。兼见有心神恍惚、健忘等,舌质淡、苔白,脉细而弱。
五、论述题
1.真人养脏汤重用罂粟壳为君药,配肉豆蔻、诃子暖脾涩肠,更加人参、白术、肉桂等补脾温中之品,具有涩肠止泻,温中补虚之功,主治脾肾虚寒之久泻久痢,而偏于脾虚者。四神丸重用补骨脂为君药,以温肾为主,配吴茱萸、肉豆蔻、五味子以暖脾涩肠,合成温肾暖脾,固肠止泻之功,主治命门火衰之五更肾泄。
2.金锁固精丸以沙苑蒺藜补肾固精为主,配芡实、龙骨等补肾涩精之品,专治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滑泄;桑螵蛸散在用桑螵蛸补肾固精止遗的基础上,配人参、龟板、当归、茯神等补益心肾之品,使心肾相交,神安志宁而肾自固,主治心肾两虚之尿频、遗尿、遗精等。
3.归脾汤所治之血崩,属心脾两虚证,临床当见有心悸怔忡,健忘失眠,气短乏力,舌淡、脉细弱等症。固冲汤主治之血崩为脾虚冲脉不固所致,临床当见有经量多、血色淡质稀,伴有心悸气短,腰膝痠软,舌淡,脉弱等。固经丸所治之血崩为阴虚火旺所致,其症当见有血色深红或紫黑稠粘,手足心热,腰膝痠软,舌红,脉弦数。
六、分析题
1.该病先有失眠多梦,心神恍惚等心失所养证,近月来腰痠,且尿频遗泄,为肾虚不固,故辨其病证当为心肾两虚。治宜调补心肾,涩精止遗之法。方用桑螵蛸散(加味)治之。
处方:桑螵蛸20g 沙苑蒺藜20g 龙骨20g 人参15g 茯神20g 当归10g
龟甲20g 远志10g 菖蒲8g
方义:方中桑螵蛸、沙苑子共为君药,补肾固精止遗。臣以龟甲益阴潜阳,龙骨收敛固涩,并镇心安神,佐以人参、当归补气血以养心;茯神、菖蒲、远志养心安神,并交通心肾,诸药共奏调补心肾,涩精止遗之功。
2.此方为真人养脏汤加升麻。方中以罂粟壳为君药,涩肠止泻,固敛滑脱。臣以诃子、肉豆蔻暖脾温中,又具为收涩之品,助君药涩肠止泻。佐以人参、白术补气健脾;当归、白芍养血和营,白芍更能柔肝缓急,善治下痢腹痛;以肉桂温补脾肾,散寒消阴;升麻升阳举陷,木香理气醒脾,且防补涩而壅滞。炙甘草调和诸药,并合参、术补中益气,合芍药缓急止痛,是为佐使之用。诸药合方,共成涩肠止泻,温中补虚之效。
本方主治病证为:脾肾虚寒之久泻久痢证。其症可见:泻痢无度,甚则滑脱失禁,并有脱肛坠下,脐腹疼痛,喜温欲按,不思饮食,舌淡苔白,脉沉迟而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