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中药 > 文章内容

方剂学——第八章 泻下剂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1-21 17:02浏览:

一、填空题
  1.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___________作用,治疗里实的方剂,统称泻下剂。
  2.大黄牡丹汤中大黄的作用是__________。
  3.温脾汤及三物备急丸中共同的药物为____________。
  4.用于治疗便秘腹痛,胁下偏痛,发热,手足不温,舌苔白腻,脉弦紧的方剂是___________。
  5.十枣汤主治_______及_________。
  6.黄龙汤是由_______(方名)加人参、当归、甘草而成。
  7.济川煎出自《_______》,其君药是_______。
  8.麻子仁丸的功用是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泻下剂不具有以下哪种作用(   
  A.通导大便   
  B.排除胃肠积滞   
  C.荡涤实热   
  D.攻逐水饮   
  E.清热解毒
  2.大承气汤用治热厥,体现的治法是(   
  A.通因通用   
  B.塞因塞用   
  C.寒因寒用   
  D.泄可去闭    
  E.以泻代清
  3.麻子仁丸含有哪首方剂的全部药物(   
  A.大承气汤   
  B.小承气汤  
  C.调胃承气汤   
  D.增液承气汤  
  E.增液汤
  4.十枣汤原方中规定的服药时间是(   
  A.平旦服  
  B.临卧服   
  C.饭前服   
  D.不拘时服   
  E.饭后服
  5.大黄牡丹汤的君药是(   
  A.大黄、牡丹皮   
  B.大黄、芒硝   
  C.大黄、桃仁   
  D.大黄、冬瓜子  
  E.牡丹皮、桃仁
  6.温脾汤证的脉象是(   
  A.弦而紧   
  B.沉实有力   
  C.沉弦   
  D.沉缓   
  E.沉弦而迟
  7.黄龙汤主治证的病机为(   
  A.阳明腑实,气血不足   
  B.热结阴亏,气血不足   
  C.热结里实,气阴不足
  D.脾阳不足,寒实内积   
  E.脾阳不足,水饮内停
  8.下列方剂中含有甘草的是(   
  A.麻子仁丸   
  B.济川煎   
  C.黄龙汤   
  D.增液承气汤   
  E.禹功散
  9.麻子仁丸中君药麻子仁的用药意义是(   
  A.利肺润肠   
  B.滋脾润肠   
  C.降气润肠   
  D.柔肝润肠   
  E.益肾润肠
  10.大戟在十枣汤中的作用是(   
  A.祛皮里膜外之痰   
  B.行经隧络脉之水湿   
  C.泻脏腑之水邪
  D.清胸胁伏饮痰癖   
  E.渗利肾间水气
  三、多项选择题
  1.大承气汤适用于以下哪些病证(   
  A.阳明腑实证   
  B.热结旁流证   
  C.热厥属里热实证
  D.痉病或发狂属里热结实证者     
  E.蓄水证
  2.组成中含有当归、牛膝的方剂有(   
  A.济川煎   
  B.黄龙汤   
  C.血府逐瘀汤    
  D.朱砂安神丸   
  E.补中益气汤
  3.有特殊煎服法的方剂是(  
  A.大承气汤  
  B.小承气汤   
  C.调胃承气汤  
  D.复方大承气汤  
  E.大黄牡丹汤
  4.下列方剂中具有攻逐水饮作用的有(   
  A.十枣汤   
  B.禹功散  
  C.真武汤   
  D.舟车丸   
  E.导水丸
  5.大承气汤和黄龙汤中共有的药物是(   
  A.大黄   
  B.人参   
  C.芒硝   
  D.枳实   
  E.甘草
  6.温脾汤的功用是(   
  A.泻热逐水   
  B.攻下寒积   
  C.温肾益精   
  D.温补脾阳   
  E.行气散结
  四、简答题
  1.举例说明“釜底抽薪,急下存阴”治法的意义。
  2.脾约丸主治病证的病机。
  五、论述题
  试从组成配伍,功用、主治及用法诸方面比较三承气汤的异同点。
  六、分析题
  分析下列处方的配伍意义,并写出其功用主治。
  麻子仁25g 大黄10g 白芍10g 枳实10g 厚朴10g 杏仁10g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通便、泻热、攻积逐水
  2.泻热破瘀
  3.干姜、大黄
  4.大黄附子汤
  5.悬饮 水肿
  6.大承气汤
  7.景岳全书 肉苁蓉
  8.润肠泻热 行气通便
  二、单项选择题
  1.E    2.C    3.B   4.A    5.C    6.E    7.A    8.C    9.B    10.C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    2.AC    3.ACDE    4.ABDE    5.ACD    6.BD
  四、简答题
  1.大承气汤由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组成,治疗痞、满、燥、实俱见的阳明腑实证。为防热毒耗竭阴液,故此四味相伍,峻下热结,消除阳明热毒结实,一般称为釜底抽薪或急下存阴。
  2.脾主为胃行其津液,因外邪入里,肠胃燥热,脾受约束,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津液不布,但输膀胱,故见肠燥津枯,大便秘结,小便频数。
  五、论述题
  三承气汤均为寒下剂,共俱泻下热结之功,皆治阳明腑实证,但大承气汤由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四药组成,泻下与行气并重,且用法中后下大黄,故有俱峻下热结之功,而主治阳明腑实证痞满燥实四症俱在者;小承气汤去芒硝且减枳、朴同量,三物同煮,故为轻下热结之剂,主治阳明腑实证痞、满、实三者俱在而无燥结者;调胃承气汤只用硝、黄,不用枳、朴,另加甘草之缓,而成缓下热结之剂,主治阳明腑实证但见燥实而无痞满者。
  六、分析题
  方中重用麻子仁滋脾润肠,润燥通便;大黄苦寒泻热,攻积通便;杏仁利肺降气,润燥通便;白芍养阴敛津,柔肝理脾;枳实、厚朴行气除满,和降消积。诸药合用,共成润肠泻热,行气通便之功。主治胃肠燥热,气机不畅,脾津不布之大便秘结,胸膈脘腹痞满,或兼小便频数,舌苔微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