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
1.麻黄汤和大青龙汤中,麻黄和桂枝的配伍比例分别是_______、_______。
2.桂枝汤证和麻黄汤证的脉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
3.桑菊饮的功用是_______,主治_______。
4.以组方原则论,败毒散中人参属于______药;参苏饮中人参属于________药。
5.被称为“四时发散之通剂”的方剂是_______;被称为“辛凉轻剂”的方剂是_______。
6.银翘散中,为助君药发散外邪,透邪外出而加入辛而微温的两味药分别是_______、_______。
7.清•徐彬说:“桂枝汤,外证得之,______;内证得之,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麻黄汤的证治要点是( )
A.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B.风寒湿痹,身体烦疼,无汗
C.外感风寒,不汗出而燥,身疼痛,脉浮紧
D.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
E.恶寒发热,腹痛吐泻,头重身痛,无汗,胸闷。舌苔白腻,脉浮
2.对于外感咳嗽,经服解表宣肺药后,而咳仍不止者,应首选何方治疗( )
A.金沸草散
B.止嗽散
C.华盖散
D.三拗汤
E.射干麻黄汤
3.具有“发汗祛湿,兼清里热”功用的方剂是( )
A.败毒散
B.小青龙汤
C.九味羌活汤
D.新加香薷饮
E.羌活胜湿汤
4.“恶寒发热,无汗,胸痞喘咳,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脉浮”为下列何方的证治要点( )
A.大青龙汤
B.射干麻黄汤
C.苏子降气汤
D.小青龙汤
E.定喘汤
5.原方在服法中要求“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的方剂是( )
A.银翘散
B.桑菊饮
C.新加香薷饮
D.参苏饮
E.加减葳蕤汤
6.桑菊饮中桔梗属于( )
A.君药
B.臣药
C.佐助药
D.佐制药
E.反佐药
7.麻杏甘石汤的功用是( )
A.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B.辛凉宣肺,清热平喘
C.辛凉透表,表热解毒
D.宣肺解表,祛痰止咳
E.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8.证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痠痛,无汗,鼻塞身重,咳嗽有痰,胸膈痞喘,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治当首选( )
A.麻黄附子细辛汤
B.柴葛解肌汤
C.败毒散
D.参苏饮
E.再造散
9.参苏饮出自( )
A《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B.《伤寒论》
C.《小儿药证直诀》
D《温病条辨》
E.《伤寒六书》
三、多项选择题
1.银翘散和桑菊饮中共有的药物是( )
A.连翘
B.荆芥
C.竹叶
D.薄荷
E.芦根
2.九味羌活汤中生地、黄芩属于( )
A.君药
B.臣药
C.佐助药
D.佐制药
E.反佐药
3.银翘散的配伍特点是( )
A.疏散风邪与清热解毒,芳香辟秽之品相配
B.辛凉之中配伍少量辛温之品
C.祛邪不伤正
D.凉而不遏
E.清、宣、降三法俱备
4.败毒散中人参的作用主要是( )
A.扶助正气以驱邪外出
B.散中有补,不致耗伤真元
C.补脾益气
D.大补元气
E.养阴生津
5.桂枝汤的证治要点包括( )
A.恶寒
B.恶风
C.汗出
D.头项强痛
E.脉浮缓
6.参苏饮的君药有( )
A.人参
B.苏叶
C.葛根
D.附子
E.半夏
四、简答题
1.桂枝汤中,桂枝与芍药为什么要等量?其配伍意义何在。
2.什么叫“逆流挽舟”法?其主治原理是什么?
五、论述题
从小青龙汤方义分析入手,归纳其配伍特点。
六、分析题
分析下列方剂的方义,并说明功用、主治病证。
麻黄9g 石膏18g 桑白皮9g 炙甘草6g 杏仁9g 枇杷叶6g 瓜蒌10g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3:2 3:1
2.浮缓 浮紧
3.疏风清热 宣肺止咳 风温初起
4.佐 佐
5.九味羌活汤 桑菊饮
6.荆芥穗 淡豆豉
7.解肌和营卫 化气调阴阳
二、单项选择题
1.A 2.B 3.C 4.D 5.A 6.B 7.B 8.C 9.A
三、多项选择题
1.ADE 2.CD 3.AB 4.AB 5.BCE 6.BC
四、简答题
1.桂枝汤证的病机是营弱卫强。营中阴气本虚,桂枝辛散,过用则温燥伤阴;卫中邪气强,白芍酸敛,量多则敛邪。二药用量相等,一散一收,使桂枝辛散而不伤阴,白芍酸敛不碍邪,于解表中寓敛汗养阴之意,和营中有调卫散邪之功,使表邪得解,营卫调和。
2.逆流挽舟法是治疗外邪陷里而成痢疾的一种治法。因其人脾气素虚,外邪陷里,使脾困湿盛,湿浊蕴结而成下痢。治当补脾益气,解表化浊,使陷之里之邪,仍从外解,俾阳气开发,湿浊内化,则表气疏通,下痢亦止。
五、论述题
小青龙汤主治外寒内饮之恶寒发热,无汗,胸痞喘咳,痰多而稀,苔白滑,脉浮等证。治当解表化饮。方中麻黄、桂枝相须为君,发汗散寒以解表邪,且麻黄又能宣肺平喘;桂枝温阳气以利化饮;干姜、细辛为臣,温肺化饮,兼助麻桂解表。佐用五味子敛肺平喘,白芍和营敛阴,半夏燥湿化痰。使以甘草调和药性,全方合用,使风寒散,营卫和,水饮去,宣降复,则诸证自平。综上所述,本方的配伍特点可归纳为:(1)以麻、桂解表散寒,配白芍酸寒敛阴,使散中有收。(2)姜、辛、夏温化痰饮,配五味子敛肺止咳,令开中有合,使之散不伤正,收不留邪。
六、分析题
本方系麻黄汤加桑白皮、瓜蒌、枇杷叶而成。方用石膏、麻黄共为君药,宣肺清热;杏仁宣降肺气,止咳平喘;桑皮、瓜蒌、枇杷叶清热化痰、利肺止咳;甘草调和药性。七味药配伍,共奏宣肺清热,止咳平喘之功,主治风热客肺,肺失宣降之喘咳,身热,咳嗽喘急,口渴,苔薄黄或薄白,脉浮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