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
1.金代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药方论》中说:“制方之用,__、__、__、__、__、__、__、七方是也。”
2.《本草纲目·序列》中说:“徐之才曰,药有__、__、__、__、__、__、__、__、__、__十种。”
3.明代张景岳将诸多方剂“类为八阵,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以病证分类方剂的首推( )
A.《黄帝内经》
B.《五十二病方》
C.《伤寒杂病论》
D.《祖剂》
E.《医方集解》
2.确切以组成分类方剂的当首推( )
A.《祖剂》
B.《伤寒杂病论》
C.《黄帝内经》
D.《外台秘要》
E.《医方集解》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医籍中属以病证分类方剂的有( )
A.《张氏医通》
B.《兰台轨范》
C.《医方集解》
D.《外台秘要》
E.《普济方》
F.《太平圣惠方》
2.下列属 “十剂”范畴的有( )
A.补泻
B.宣通
C.寒热
D.轻重
E.燥湿
F.滑涩
3.下列属景岳“新方八阵”的有( )
A.攻
B.热
C.散
D.燥
E.寒
F.因
G.补
H.固
I.和
J.湿
K.泄
L.通
四、简答题
1.何谓“十剂”,简答各剂功用。
2.简述“七方”的含义。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大 小 缓 急 奇 偶 复
2.宣 通 补 泻 轻 重 涩 滑 燥 湿
3.补 和 攻 散 寒 热 固 因
二、单项选择题
1.B 2.A
三、多项选择题
1.ABDEF 2.ABDEF 3.ABCEFGHI
四、简答题
1.“十剂”包括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十种。宣可去壅,通可去滞,补可去弱,泄可去闭,轻可去实,重可去怯,滑可去著,涩可去脱,燥可去湿,湿可去枯。
2.“七方”的实质,是以病邪的轻重,病势的缓急,病体的强弱,药量的大小,药味的多少及单、双数目作为制方的依据和方剂的类别。
大方是指药味多或用量大,以治邪气方盛所需的重剂;
小方是指药味少或用量小,以治病浅邪微的轻剂;
缓方是指药性缓和,以治病势缓慢需长期服用的方剂;
急方是指药性峻猛,以治病势急重,急于取效的方剂;
奇方是指由单数药味组成的方剂;
偶方是指由双数药味组成的方剂;
复方是指由两方或数方相合而成的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