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中药 > 文章内容

中医诊断学——第六章 按诊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09-11-02 18:04浏览:

[目的要求]
  掌握按诊的方法,按脘腹的内容和意义;熟悉按诊的意义,按胸胁、按肌肤、按手足、按腧穴的内容和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按诊的体位、方法、注意事项。按诊触、摸、按、叩等法的操作方法,按诊的意义。
  2.按胸胁、按脘腹、按肌肤、按手足、按腧穴的方法、内容与临床意义。
  [教学要求]
  一、按诊的方法与意义
  熟悉按诊的含义和意义;按诊的体位、手法、顺序。了解按诊的注意事项。
  二、按诊的内容
  1.熟悉诊虚里的部位、方法和临床意义;按胸部、按乳房、按胁部的一般临床意义。
  2.掌握腹部按诊的一般方法;脘腹部位的划分;按脘腹异常变化的意义;腹满、腹水、腹部肿块的按诊特点和临床意义。
  3.熟悉肌肤寒热、滑涩、疼痛、肿胀、疮疡的常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了解尺肤的部位和诊尺肤的临床意义。
  4.熟悉按手足寒热变化的临床意义。
  5.了解按腧穴诊病的理论依据;诊断各脏腑病变常用的腧穴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