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中药 > 文章内容

中医诊断学——第二章 望诊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09-10-08 18:43浏览:

[目的要求]
  掌握望神、望色的基本内容和临床意义;熟悉望异常形体、姿态和排出物、望小儿指纹的基本内容和临床意义;了解望诊诊断病证的原理,局部望诊的主要表现。
  [教学内容]
  1.望诊的概念,望诊的方法,望神色形态和局部望诊诊病辨证的原理,望诊的方法。
  2.望神:得神、少神、失神、假神、神乱的典型表现、识别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3.望色:正常色泽和病色的区别,面部色诊的分属部位,五色所主的病(症)证。
  4.望形:形体强、弱、胖、瘦、常见畸形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5.望态:常见异常姿态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6.望头面、五官:望头与发、望目、望鼻、望耳、望唇、齿及咽喉的基本内容,常见异常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7.望肢体:望颈项、望胸部、望腹部、望背部、望腰部、望四肢等的常见异常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8.望二阴:望前阴、望后阴的常见异常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9.望皮肤:全身皮肤色泽变化及斑疹、白 、痈疽疔疖等的表现及一般临床意义。
  10.望排出物:痰涕、涎唾、呕吐物、大便、小便等色、质、量变化的内容及其一般临床意义。
  11.望小儿指纹:望指纹的方法,正常指纹,指纹变化的一般临床意义。
  [教学要求]
  一、全身望诊
  1.掌握望神的概念;得神、失神、假神的表现和临床表现。熟悉望神的主要内容;少神的表现和临床意义。了解望神的原理;神乱的表现和临床意义;假神与重病好转的区别。
  2.掌握望色的概念;常色与病色、主色与客色、善色与恶色的概念及特点;五种病色的主要表现和临床意义。熟悉色与泽的临床意义;望色十法的内容。了解望色诊病的原理;面部分候脏腑的理论。
  3.熟悉形体强弱、胖瘦的表现和临床意义。了解望形诊病的原理;体质形态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4.熟悉望动静姿态、异常动作的表现和临床意义。了解望姿态诊病的原理;衰惫姿态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二、局部望诊
  1.熟悉小儿囟门、颜面、目、口唇的病理形态、临床意义。了解头发、耳、鼻、齿与龈、咽与喉的常见病征、临床意义。
  2.熟悉颈项、胸胁、腹部的常见病理形态、临床意义。了解腰背部、四肢的常见病征、临床意义。
  3.熟悉全身皮肤色泽变化及斑疹的表现和鉴别。了解前阴、后阴、皮肤水痘、疮疡等常见异常表现及临床意义。
  三、望排出物
  1.掌握痰涕、呕吐物的主要表现及其临床意义。了解涎唾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2.熟悉大便、小便的异常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四、望小儿指纹
  1.熟悉望小儿指纹的概念;望小儿指纹的方法。
  2.了解望小儿指纹诊病的原理。
  3.掌握风、气、命三关的划分;正常小儿指纹的表现;常见病理指纹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