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中药 > 文章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综合测试卷三及答案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09-10-08 18:36浏览:

(一)名词解释
  1.元气?
  2.气主煦之?
  3.水谷之精气?
  4.水谷之悍气?
  5.血主濡之?
  6.津液?
  7.气为血之帅?
  8.血为气之母?
  9.津血同源?
  10.血汗同源?
  11.夺血者无汗?
  12.精血同源?
  13.夺汗者无血?
  14.心生血?
  15.血者,神气也?
  (二)填空题
  1.《内经》在阴阳偏衰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中有“阳虚则________,阴虚则________。”
  2.《内经》在阴阳偏盛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中有“阳胜则________,阴胜则________。”
  3.阴阳交感是指________的过程。?
  4.对于人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阴。?
  5.对于人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阳。?
  6.阴阳的相对性的一方面表现为________而分阴阳的,另一方面,表现于________。
  7.阴阳既可标示________,又可以标示________的两个方面。?
  8.阴阳是宇宙中________的事物或现象________属性的概括。?
  9.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气,其主要来源有二,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10.精气概念的产生,源于________说和________说。
  11.气的生成有赖全身各脏腑组织的综合作用,其中与________等脏腑的关系密切,尤以________的功能活动最为关键。?
  12.人体之气生成的基本条件有二,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13.气运动的基本形成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为一身气机的枢纽。?
  14.气的温煦作用,《难经》概括为“________”,血的濡养作用,《难经》概括为“________”。
  15.精、气、神为人体三宝:精为生命的________,气为生命的动力,神为生命的_______。
  16.精与血之间互相滋生、相互转化的关系称为________;津液和血液之间相互渗透转化称为________。
  17.宗气是由________与________相结合,聚于胸中而生成。?
  18.宗气的分布,积聚于胸中,贯注于心肺。其向上________;向下________。
  19.血液的生成与________等脏腑的功能活动相关,________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
  20.血液的正常循行,有赖于全身腑腑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特别是与________的功能活动关系尤为密切,________是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
  (三)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道试题的多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并将答案的英文字母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或多选不得分)
  1.治疗血虚证时,常配合使用补气之品,这种治疗方法的生理依据是(    ?
  A.气能行血
  B.气能生血
  C.肝肾同源
  D.血能生气?
  2.治疗血脱证时,常用大剂独参汤止血,其理论依据是(    ?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血能载气?
  3.气机的基本形式是(    ?
  A.升降沉浮
  B.升降出入
  C.升清降浊
  D.呼吸出入?
  4.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是(    ?
  A.肝肺(左升右降)
  B.心肾(水火既济)
  C.脾胃(升降相因)
  D.肺肾(呼浊纳新)?
  5.具有“慓疾滑利”特性的气是(    ?
  A.宗气
  B.营气
  C.卫气
  D.元气?
  6.《难经》所谓“气主煦之”,是指气的(    ?
  A.推动作用
  B.气化作用
  C.防御作用
  D.以上都不是?
  7.昼行于阳,夜行于阴之气,是(    ?
  A.卫气
  B.营气
  C.元气
  D.宗气?
  8.《金匮要略心典》曰:“吐下之余,定无完气”,其生理基础是(    ?
  A.气能生津
  B.气能摄津
  C.津能载气
  D.气能行津?
  9.“血府”是指(    ?
  A.心
  B.肝
  C.脾
  D.脉?
  10.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心主神志的功能
  B.肝主疏泄的功能
  C.肺主治节的功能
  D.脾主运化的功能
  11.心对血液的主要作用是(    ?
  A.化生血液
  B.运行血液
  C.固摄血液
  D.营养血液?
  12.肺主一身之气,取决于(    ?
  A.生成宗气
  B.宣发卫气
  C.调节全身气机
  D.肺的呼吸功能?
  13.以下哪项不属于肺的肃降功能(    ?
  A.排出体内浊气
  B.吸入自然界的清气?
  C.通调水道
  D.津液向下布散?
  14.肺的通调水道功能主要依赖于(    ?
  A.肺主一身之气
  B.肺的司呼吸
  C.肺主宣发和肃降
  D.肺朝百脉?
  15.与呼吸关系最密切的两脏是(    ?
  A.肺与心
  B.肺与肝
  C.脾与肺
  D.肺与肾?
  16.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生理基础是(    ?
  A.脾主升清
  B.脾主统血
  C.脾为后天之本
  D.脾主运化水谷精微
  17.脾统血是通过何项实现的(    ?
  A.气的固摄作用
  B.气的温煦作用
  C.气的气化作用
  D.气的卫外作用?
  18.人的视觉功能,与下列哪项关系最为密切(    ?
  A.心主血脉功能
  B.肺主气的功能
  C.脾主运化功能
  D.肝的藏血功能?
  19.与脾胃升降密切相关的脏器是(    ?
  A.心
  B.肺
  C.肝
  D.肾?
  20.在肝主疏泄各种功能表现中,最根本的是(    ?
  A.调畅情志
  B.调畅气机
  C.调节血量
  D.疏通水道?
  (四)多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道试题的多个备选答案中,选择2个或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并将所选答案的英文字母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能以阴阳互根关系失常说明的是(    ?
  A.阴损及阳
  B.阳损及阴
  C.气虚致血虚
  D.血虚致气虚?
  2.可用阴阳互根关系来解释者是(    ?
  A.阴损及阳,阳损及阴
  B.独阴不生,孤阳不长?
  C.阳在外,阴之使也
  D.阴在内,阳之守也?
  3.属阴的味是(    ?
  A.甘味
  B.苦味
  C.淡味
  D.咸味?
  4.属阳的味是(    ?
  A.淡味
  B.酸味
  C.辛味
  D.甘味?
  5.阴阳的相互转化是(    ?
  A.绝对的
  B.有条件的
  C.属于质变
  D.偶然的?
  6.下列各项中,属于阴阳相互转化的是(   
  A.重寒则热
  B.重阳必阴
  C.阴损及阳
  D.阳胜则阴病
  7.心为(    ?
  A.神之居
  B.脉之宗
  C.精之藏
  D.血之主?
  8.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基本的前提条件是(    ?
  A.气的温煦
  B.脉道通利
  C.心气充沛
  D.血液充盈?
  9.属于气化的具体体现有(   
  A.精化为气
  B.精与血互化
  C.气的生成
  D.津液化为汗液
  10.肺的宣降对体内津液的哪项功能起着疏通和调节作用(    ?
  A.排泄
  B.输布
  C.吸收
  D.运行?
  (五)判断改错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后面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在错误的地方下面划线并改正)
  1.七情致病影响气机,一般认为是:怒则气上,喜则气消(    ),思则气耗,恐则气下(    )。
  2.疫疠之邪多从口鼻而入(    );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异常情志变化(    )。?
  3.风善行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    ),肺对燥邪有着特殊的易感性(    )。
  4.风、火、湿邪属阴(    ),燥、热、暑、寒邪属阳(    )。?
  5.阳明经行于前额、面部(    ),足太阳经行于头侧部(    )。?
  (六)简答题(回答应简明扼要,符合题意要求)。
  1.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有哪些??
  2.脾主统血的含义与机理各如何??
  3.脾对饮食物的运化过程分了哪三个阶段??
  4.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有哪些??
  5.如何理解肺主气??
  6.肺气肃降的生理作用如何??
  7.肺气宣发的生理作用如何??
  8.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有哪些??
  9.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10.心藏神有何生理作用??
  11.六腑的功能和生理特点如何??
  12.五脏的功能和生理特点如何??
  13.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如何?简述之。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元气:又称原气、真气。系由先天精气所化生,赖后天水谷精气所充养,能激发和推动脏腑组织功能活动,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2.气主煦之:气属阳,具有温煦作用,从而维持人体恒定体温、温养脏腑组织,故称之。
  3.水谷之精气:指由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精微,是生成气、血、津液等多种物质的主要来源之一。与卫气相对而言,则专指营气,营气是水谷精微中,最富有营养作用的部分,故称之。?
  4.水谷之悍气:指卫气。卫气来自脾胃运化而生的水谷精微,因其性疾滑利,活动力强,流动迅速,故称之。?
  5.血主濡之:血属阴,具有滋养和濡润作用,从而维持脏腑组织的正常生理活动,故称之。
  6.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清稀者为津,稠厚者为液,常并称为津液。?
  7.气为血之帅:是指气在血液的生成、运行中的统帅地位而言,是对气能生血、行血、摄血作用的概括。?
  8.血为气之母:是指血为气的物质基础和依附对象而言,具体是指血对气的运载和营养作用的概括。?
  9.津血同源:由于津液和血液均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它们之间可相互转化,故称津血同源。?
  10.血汗同源:由于汗为津液所化,津液与血液同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且津血互化,故有“血汗同源”之说。?
  11.夺血者无汗:是指治则而言。由于血汗同源,对于已经失血的病人,其血耗津伤,汗源不足,不宜使用发汗以再耗其血的方法。?
  12.精血同源:由于精与血均主要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且精与血可以互化,即血可养精,精可化血,故有“精血同源”之说。?
  13.夺汗者无血:是指治则而言。由于血汗同源,对于已经多汗津亏的病人,其津枯血燥,血脉空虚,不宜使用破血或耗血以再亏耗其津液的方法。?
  14.心生血:是指心也参与血液的生成。具体而言,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转输升清作用,上输于心肺,在肺吐故纳新之后,复注于心脉化赤而变成血液,故有“心生血”之说。?
  15.血者,神气也:由于血是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血液充盈,功能活动正常,人的神志活动才能处于正常的生理状态,故曰:“血者,神气也”。?
  (二)填空题
  1.答:外寒;内热。?
  2.答:热(阴病);寒(阳病)。?
  3.答: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
  4.答:凝聚;滋润;抑制。?
  5.答:推动;温煦;兴奋。?
  6.答:阴阳双方通过比较;阴阳中复有阴阳。?
  7.答: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同一事物内部对立着。?
  8.答:相互关联;对立双方。?
  9.答:先天之精气;后天之精气。?
  10.答:水地说;云气说。
  11.答:肺、脾胃、肾;脾胃。?
  12.答:物质来源充足,即先天精气、水谷精气和自然界清气供应充足;脏腑功能正常,即肺、脾胃、肾等脏腑生理功能正常。?
  13.答:升、降、出、入四种;脾胃。?
  14.答:气主煦之;血主濡之。?
  15.答:基础(本原);主宰。
  16.答:精血同源;津血同源。
  17.答:肺吸入的清气;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
  18.答:出于肺,循喉咙而走息道;注于丹田,并注入足阳明之气街而下行于足。?
  19.答:脾胃、心、肝、肾;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
  20.答:心、肺、脾、肝;心气的推动。
  (三)单项选择题
  1~5 BCBCC  6~10 DACDA  11~15 BDACD  16~20 DADCB
  (四)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D 3.BD 4.ACD 5.BC 6.AB 7.ABD 8.BCD 9.ABCD 10.ABD
  (五)判断改错题
  1.×,“消”改为“缓”;×,“耗”改为“结”。?
  2.√;×,“异常”改为“正常”。?
  3.×,“动摇不定”改为“游移不定”;√。?
  4.×,“风火”改为“寒邪”;×,“寒邪”改为“风邪”。?
  5.√;×,“头侧部”改为“头后部”。
  (六)简答题
  1.答:①肝藏血;②肝主疏泄。?
  2.答:脾统血,是指脾有统摄血液在脉内运行,不使其逸出脉外的作用。其机理: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旺,气血生化有源,则气的固摄血液功能得以正常发挥,血液不致于逸出脉外而发生出血。?
  3.答:①帮助胃肠将饮食物分解成精微和糟粕两部分;②帮助胃肠道吸收水谷精微;?③把吸收的水谷精微运输到全身。?
  4.答:①主运化;②主升清;③主统血。?
  5.答:肺主气,是指肺为五脏中与气关系最密切的内脏。这是因为①肺司呼吸,清气由肺吸入,是人体气的主要来源之一;②肺主气还要体现在对全身气机的调节作用。?
  6.答:①吸入自然界的清气;②将津液向下、向内布散,代谢后成为尿液;③使全身的血液会聚于肺。?
  7.答:①排出体内的浊气;②将津液输布全身,外达皮毛;③宣散卫气;④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⑤将会聚于肺的血液进行清浊之气的交换,再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重新输布到全身。?
  8.答:肺气的运动主要表现为宣发和肃降两种形式。?
  ①主气、司呼吸;?
  ②通调水道;?
  ③宣散卫气;?
  ④朝百脉,主治节。?
  9.答:①脉管通畅;②血液充盈;③心气充沛。?
  10.答:①主宰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②主宰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11.答:受盛和传化水谷;泻而不藏,实而不满。?
  12.答:化生和贮藏精气;藏而不泻,满而不实。?
  13.答: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手三阴经,从胸走手,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走足,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至胸,交手三阴经。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①相表里的阴阳两经在四肢末端相交接,②同名手足阳经交接于头面部:“头为诸阳之会”,③足、手阴经交接于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