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中药 > 文章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第六章 病因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09-09-27 21:59浏览:

【目的要求】
  1.熟悉病因的概念及病因学说的特点。
  2.掌握六淫、疠气的概念和共同致病特点,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3.掌握七情的概念,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4.熟悉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的致病规律和特点。
  5.掌握痰饮、瘀血、结石的概念、形成原因和致病特点。
  6.了解外伤、诸虫、药邪、医过和先天因素的致病概况。
  7.了解中医病因学说的源流。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外感病因
  一、六淫
  (一)六淫的概念
  (二)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
  (三)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一)风邪: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善行数变;主动;为百病之长。
  (二)寒邪:阴邪,易伤阳气;凝滞;收引。
  (三)湿邪:阴邪,阻遏气机,损伤阳气;重浊;黏滞;趋下。
  (四)燥邪:干涩,易伤津液;易伤肺。
  (五)热(火)邪:阳邪,炎热趋上;易扰心神;易伤津耗气;易生风动血;易致疮痈。
  (六)暑邪:阳邪,炎热;升散,扰神伤津耗气;多挟湿。
  二、疠气
  (一)疠气的概念
  (二)疠气的致病特点
  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三)疠气的影响因素:气候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预防隔离。
  第二节 内伤病因
  一、七情内伤
  (一)七情内伤的概念
  (二)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
  (三)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1.直接伤及内脏
  (1)损伤相应内脏(2)首先影响心神(3)数情交织多伤心肝脾(4)易损伤潜病之脏
  2.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惊则气乱。
  3.多发为情志病证;
  4.影响疾病转归。
  二、饮食失宜
  (一)饮食不节:过饥;过饱。
  (二)饮食不洁
  (三)饮食偏嗜:寒热偏嗜;五味偏嗜;食类偏嗜、偏嗜饮酒。
  三、劳逸失度
  (一)过劳:劳力过度,伤气;劳神过度,伤心脾;房劳过度,耗伤肾精肾气。
  (二)过逸:包括体力过逸和脑力过逸。
  第三节 病理性病因
  一、痰饮
  (一)痰饮的概念: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
  (二)痰饮的形成:外感六淫、七情内伤、饮食劳逸引致肺脾肾肝三焦功能失常。
  (三)痰饮的致病特点:阻滞气血运行;影响水液代谢;易于蒙蔽心神;致病广泛,变化多端、舌苔滑腻脉多弦滑。
  二、瘀血
  (一)瘀血的概念
  (二)瘀血的形成:外伤致瘀;气滞致瘀;因虚致瘀;血寒致瘀;血热致瘀。
  (三)瘀血的致病特点:刺痛;肿块;出血;青紫;舌脉改变。
  三、结石
  (一)结石的概念
  (二)结石的形成:饮食不当、情志内伤、服药不当、体质差异。
  (三)结石的致病特点:多发于肝、胆、肾、膀胱、胃等脏腑;病程较长,病情轻重不一;阻滞气机,损伤脉络。
  第四节 其他病因
  一、外伤:外力损伤,烧烫伤,冻伤,虫兽所伤。
  二、诸虫:蛔虫、蛲虫、绦虫、钩虫、血吸虫。
  三、药邪:药邪的形成和致病特点。
  四、医过:医过的形成和致病特点。
  五、先天因素:胎弱,胎毒。
  【课时与方法】
  总课时14外感病因6内伤病因2病理性病因3其他病因1讨论2。
  授课方法案:例法、启发式讲授结合多媒体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