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中药 > 文章内容

中医儿科学——脾系病证(1)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09-09-01 21:23浏览:

第一节   鹅 口 疮
一、填空题
1.鹅口疮以                  为特征。
2.鹅口疮的治疗原则,实火证应治以       ,虚火证应治以         
二、选择题
(一)A1型题
3.鹅口疮心脾积热证的首选方剂是(   
A.导赤散
B.泻黄散
C.泻心汤
D.清胃散
E.清热泻脾散
4.鹅口疮虚火上浮证的首选方剂是(   
A.益黄散
B.知柏地黄丸
C.六味地黄丸
D.沙参麦冬汤
E.养胃增液汤
5.鹅口疮病位在(   
A.心脾肾
B.肝脾胃
C.脾肝肾
D.心肺肾
E.肝胆脾
(二)A2型题
6.患儿,20天。啼哭不安,不欲吮乳,口舌满布白屑,唇舌俱红,小便短赤。治疗应首选(   
A.导赤散
B.泻黄散
C.竹叶石膏汤
D.知柏地黄丸
E.清热泻脾散
7.患儿,6个月。泄泻10多天,经用抗生素治疗,泄泻已止,但口舌出现散在白屑,红晕不著,口干不渴,手足心热,舌红苔少。治疗应首选(   
A.导赤散
B.泻黄散
C.竹叶石膏汤
D.知柏地黄丸
E.清热泻脾散
(三)B1型题
A.口舌白屑满布
B.口舌白屑散在
C.满口糜烂
D.舌起芒刺
E.齿龈红肿
8.鹅口疮心脾积热证证见 (   
9.鹅口疮虚火上浮证证见 (   
A.清泻胃火
B.清心泻脾
C.清心泻热
D.滋阴增液
E.滋阴降火
10.鹅口疮心脾积热证的治疗原则是(   
11.鹅口疮虚火上浮证的治疗原则是(   
(四)X型题
12.鹅口疮多见于(   
A.初生儿
B.早产儿
C.婴幼儿
D.久病体虚婴儿
E.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者
13.形成鹅口疮心脾积热证的原因有(   
A.胎热内蕴
B.口腔不洁
C.使用温药
D.感染秽毒
E.饮食不节
三、改错题
14.鹅口疮是口舌小疾,不会危及生命。
四、简答题
15.试述鹅口疮的辨证要点。
五、问答题
16.鹅口疮白屑与残留奶块如何鉴别?
六、病案分析题
17.患儿,1岁。近3个月来反复感冒,时有发热、泄泻,5天前因发热、咳嗽又用抗生素及地塞米松治疗,现热退咳减,但患儿神疲颧红,手足心热,胃纳欠佳,口舌白屑散在,红晕不著,舌红,苔少。
试就本例患儿,作出中医病、证诊断,病机分析,提出治法、主方,开出处方。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①口腔、舌上满布白屑;②状如鹅口。
2.①清泻心脾积热;②滋肾养阴降火。
二、选择题
(一)A1型题
3.C 答案分析:鹅口疮心脾积热证当治以清心泻脾,方选清热泻脾散。
4.B 答案分析:鹅口疮虚火上浮证当治以滋阴降火,方选知柏地黄丸。
5.A 答案分析:因舌为心之苗,口为脾之窍,脾脉络于舌,若胎热内蕴,口腔不洁,感受秽毒之邪,或肾阴亏虚,虚火循经上炎,则发为口舌白屑之症。
(二)A2型题
6.E 答案分析:辨证为鹅口疮心脾积热证,当治以清心泻脾,方选清热泻脾散。
7.D 答案分析:辨证为鹅口疮虚火上浮证,当治以滋阴降火,方选知柏地黄丸。
(三)B1型题
8.A 答案分析:口舌白屑满布为鹅口疮心脾积热证主证之一。
9.B 答案分析:口舌白屑散在为鹅口疮虚火上浮证主证之一。
10.B 答案分析:热者寒之,心脾积热治宜清心泻脾。
11.E 答案分析: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阴虚火炎治宜滋阴降火。
(四)X型题
12.A,B,D,E 答案分析:初生儿肌肤娇嫩,早产儿胎禀不足,久病体虚婴儿气阴内耗,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者损伤正气,均易患鹅口疮。
13.A,B,D 答案分析:孕妇胎热内蕴遗患胎儿;口腔不洁,则易为秽毒之邪所侵;感染秽毒之邪。积热蕴于心脾,熏灼口舌,均易产生鹅口疮心脾积热证。
三、改错题
14.改为:鹅口疮是口舌疾患,也可危及生命。
答案分析:鹅口疮治疗得当,预后良好;若体虚邪盛,鹅口疮白屑蔓延,阻碍气道,也可影响呼吸,甚至危及生命。
四、简答题
15.本病重在辨别实证、虚证。实证一般病程短,口腔白屑堆积,周围焮红,疼痛哭闹,尿赤便秘;虚证多病程较长,口腔白屑较少,周围不红,疼痛不著,大便稀溏,食欲不振,或形体瘦弱。
五、问答题
16.鹅口疮的白屑,先见于舌上或颊内,渐次蔓延于牙龈、口唇、上腭等处,白屑随拭随生不易擦去,若强行擦去,其下面黏膜见潮红、粗糙;而残留奶块主要见于舌上,若用温开水或棉签轻拭,即可拭去。
六、病案分析题
17.诊断:鹅口疮,虚火上浮证。
病机分析:患儿近3个月来反复感冒,时有发热、泄泻,为体弱多病之躯,因长期或反复使用抗生素及激素,故易感受秽毒之邪而致鹅口疮。脾虚则胃纳欠佳,肾虚则手足心热,脾肾不足则神疲颧红;口舌白屑散在,红晕不著,舌红,苔少为虚火上浮证候之特征。
治法:滋阴降火。
主方:知柏地黄丸。
处方:知母6g,黄柏6g,熟地10g,山茱萸6g,山药12g,茯苓12g,泽泻6g,丹皮6g,木瓜6g,麦芽10g。
第二节      
一、填空题
1.小儿口疮,若                        ,称为口糜。
2.小儿口疮,溃疡只发生在            者,称为燕口疮。
二、选择题
(一)A1型题
3.口疮风热乘脾证的首选方剂是(   
A.导赤散
B.泻黄散
C.清胃散
D.凉膈散
E.银翘散
4.口疮心火上炎证的首选方剂是(   
A.导赤散
B.凉膈散
C.泻心汤
D.泻心导赤汤
E.黄连解毒汤
5.口疮虚火上浮证的首选方剂是(   
A.六味地黄丸加吴茱萸
B.六味地黄丸加肉桂
C.知柏地黄丸加附子
D.右归丸
E.大补阴丸
(二)A2型题
6.患儿,2岁。起病1天,发热,口颊、齿龈见多个溃疡点,周围焮红,口臭流涎,舌红,苔黄。其证候是(   
A.心火上炎
B.风热乘脾
C.心脾积热
D.虚火上浮
E.肝胆湿热
7.患儿,4岁。昨天外出游玩。今天舌边尖溃烂,色赤疼痛,饮食困难,心烦不安,口干欲饮,小便短赤,舌尖红,苔薄黄。其治法是(   
A.疏风散火,清热解毒
B.滋阴降火,引火归元
C.清心凉血,泻火解毒
D.疏风解表,泻火解毒
E.消食导滞,清热解毒
8.患儿,3岁。形体消瘦,神疲颧红,口舌溃疡,反复发作,周围不红,疼痛不甚,口干不渴,舌红,苔少。治疗应首选(   
A.沙参麦冬汤
B.养胃增液汤
C.益黄散
D.六味地黄丸加肉桂
E.知柏地黄丸加附子
(三)B1型题
A.疏风散火,清热解毒
B.消食导滞,清热解毒
C.清心凉血,泻火解毒
D.疏风解表,泻火解毒
E.滋阴降火,引火归元
9.口疮虚火上浮证的治法是(   
10.口疮风热乘脾证的治法是(   
(四)X型题
11.口疮主要病位在(   
A.心
B.肝
C.脾
D.胃
E.肾
12.口疮实证的治疗原则是(   
A.疏风散寒
B.清热解毒
C.清肝泻火
D.清心凉血
E.活血化瘀
三、改错题
13.用胡黄连适量捣碎,醋调敷涌泉穴,可治疗口疮虚火上浮证。
四、简答题
14.简述口疮的治疗原则。
五、问答题
15.试述口疮的病因病机。
六、病案分析题
16.患儿,7个月。昨起发热,微恶风寒,伴哭闹不安,不欲进食。今晨发现口颊、齿龈有多个溃疡点,周围焮红,口臭流涎,大便2天未解,小便短黄,舌红,苔黄。
试就本例患儿,作出中医病、证诊断,病机分析,提出治法、主方,开出处方。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①满口靡烂;②色红作痛。
2.口唇两侧。
二、选择题
(一)A1型题
3.E 答案分析:口疮风热乘脾证应治以疏风散火,清热解毒,首选方剂银翘散。
4.B 答案分析:口疮心火上炎证应治以清心凉血,泻火解毒,首选方剂泻心导赤汤。
5.B 答案分析:口疮虚火上浮证应治以滋阴降火,引火归元,首选方剂六味地黄丸。
(二)A2型题
6.B 答案分析:患儿起病急,发热,溃疡点较多,周围焮红,口臭流涎,舌红,苔黄,应诊断为口疮风热乘脾证。
7.C 答案分析:根据患儿证候表现,应诊断为口疮心火上炎证,治以清心凉血,泻火解毒。
8.D 答案分析:根据患儿证候表现,应诊断为口疮虚火上浮证,治以滋阴降火、引火归元,用六味地黄丸加肉桂
(三)B1型题
9.E 答案分析:阴虚则阳亢,虚火上浮。病在阳,本在阴,治在阴,故《内经》有“从阴引阳”之说。口疮虚火上浮证的治法应取滋阴降火,引火归元。
10.A 答案分析:口疮风热乘脾证因感受风热之邪,内乘脾胃,熏灼口舌而致。疏风能散邪,清热解毒能除脾胃之郁火,故治法应取疏风散火,清热解毒。
(四)X型题
11.A,C,D,E 答案分析:脾开窍于口,心开窍于舌,肾脉连舌本,胃经络齿龈,口疮主要病位在心、脾、胃、肾。
12.B,D 答案分析:口疮实证主要由风热乘脾及心火上炎所致,病性为阳为热,病位在心脾,故治疗应清热解毒、清心凉血。
三、改错题
13.改为:用吴茱萸适量捣碎,醋调敷涌泉穴,可治疗口疮虚火上浮证。
答案分析:吴茱萸有引热下行之功效,《活幼口议·议口生疮》谓其“药性虽热,能引热就下,其功至良”。
四、简答题
14.口疮的治疗,实证治以清热解毒,泻心脾积热;虚证治以滋阴降火,引火归元。
五、问答题
15.小儿口疮发生的原因,以外感风热乘脾、心脾积热、阴虚虚火上浮为多见。其主要病变在心、脾、胃、肾。因脾开窍于口、心开窍于舌、肾脉连舌本、胃经络齿龈,若感受风热之邪,或心脾积热,或虚火上浮,均可熏蒸口舌而致口疮。
六、病案分析题
16.诊断:口疮,风热乘脾证。
病机分析:患儿为急性起病,病程短。昨天病起,发热恶寒为风热在表之象,继则风热内侵脾胃,熏灼口舌而致口疮。口舌生疮则疼痛、哭闹拒食;脾胃积热则口臭流涎、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发热,溃疡点较多,周围焮红,舌红,苔黄均为风热乘脾证候。
治法:疏风散火,清热解毒。
主方:银翘散。
处方:金银花6g,连翘6g,黄芩6g,薄荷(后下)3g,牛蒡子6g,竹叶6g,芦根10g,生大黄(后下)3g,甘草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