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药名录 > 文章内容

羚羊角的真伪鉴别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8-08-05 20:26浏览:

 羚羊角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它具有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散血解毒的功效。羚羊角主入肝经,善能清泄肝热,镇惊解痉,故为治疗惊痫抽搐之要药,尤宜于热极生风所致者。它还能治疗肝阳上亢所致之头晕目眩、烦躁失眠;肝火上炎之头痛、羞明流泪以及用于治疗温热病壮热神昏,热毒斑疹等症状。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还有用羚羊角煎水来治疗小儿夜啼及发烧高热不退病症等。
 
  市售羚羊角的品种甚多,其所属原动物各有不同。真正的正品羚羊角应是赛加羚羊的角。下面就为大家介绍正品羚羊角的鉴别方法以及几种常见伪品。
 
  动物形态
 
  羚羊角,为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雄性牛科动物赛加羚羊的角。赛加羚羊体型中等,头大,雄性具角一对,不分叉;雌性无角,仅有短的突起。
 
  产地
 
  主产于新疆北部边境地区,俄罗斯西伯利亚一带。目前我国赛加羚羊资源稀少,羚羊角大多从俄罗斯进口,因此价格昂贵。
 
  采收加工
 
  赛加羚羊全年可捕,猎取后将角从基部锯下,洗净,晒干。以8-10月捕捉锯下的角色泽最好,角色莹白;春季猎得者青色微黄;冬季猎得者因受霜雪侵袭,角质变粗糙,表面有裂纹,质较次。
 
  性状鉴别
 
  呈长圆锥形,略呈弓形弯曲。表面类白色或黄白色,光润如玉,有细纵纹。上部渐细,嫩者角尖多为黑棕色并带有红色斑纹,全体无裂纹;老角有细纵裂纹。除顶端部分外,有10-16个隆起的环脊,间距约2cm,用手握之,四指刚好嵌入凹处,习称“合把”。角基部圆形,内有坚硬质重的角柱,与角呈齿状联合,习称“骨塞”。全角呈半透明,对光透视,无骨塞部分的中心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尖,习称“通天眼”。质坚硬,气微,味淡。
 
  鉴别要点:
 
  1.分辨嫩角与老角
 
  2.用手握之,四指刚好嵌入凹处,习称“合把”
 
  3.坚硬质重的角柱,与角呈齿状联合,习称“骨塞”
 
  4.对光透视,无骨塞部分的中心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尖,习称“通天眼”。
 
  饮片
 
  羚羊角丝:
 
  羚羊角镑片:
 
  为类圆形薄片,类白色或黄白色,半透明,外表可见纹丝,微成波状,中央可见空洞。质坚韧,不易拉断。无臭,味淡。
 
  常见伪品
 
  1.鹅喉羚羊角假冒
 
  来源:为牛科动物鹅喉羚羊(长尾黄羊)的角。常分布于内蒙古、甘肃、新疆、青海、西藏等省区。
 
  性状鉴别:呈长圆锥形稍侧扁而弯曲度较大,角尖显著向内弯转。表面黑色,粗糙,不透明,有明显纵向裂纹,中下部有隆起的斜向环脊,另一侧环脊不明显。尖端无环脊部分较为平滑。无“通天眼”。质沉重。无臭,无味。
 
  2.藏羚羊角假冒
 
  来源:为牛科动物藏羚的角。
 
  性状鉴别:呈不规则细长圆锥形,弯度很小,近角尖处稍向前内弯。表面黑色,较平滑而有光泽,可见微细的纵裂隙及浅色纹理。自基部向上有横向而等距的环脊,在前方较明显突出。基部断面亦可见有白色骨质角髓。无“通天眼”。质沉重。无臭,无味。
 
  3.黄羊角假冒
 
  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羊的角。
 
  性状鉴别:略呈“S”形弯曲,表面淡灰棕色或灰黑色,不透明,有多数纵纹理,微波状环脊斜向弯曲,其下部间距较小。无“通天眼”。基部横切面椭圆形。
 
  4.塑料制的伪品
 
  性状鉴别:形同羚羊角。无“通天眼”,无“骨塞”,有的角尖处呈黑棕色为火烧烤而成,并有塑料臭味。
 
  5.灌铅增重
 
  进口的羚羊角曾发现角内灌有铅粒,以增加重量。可检查“骨塞”是否活动,或用X光仪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