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药名录 > 文章内容

石菖蒲(山菖蒲,石蜈蚣,水剑草)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09-08-20 07:36浏览:

 【来源】: 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gramineus Soland.的根茎。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有香气。叶剑状线形,长30~50cm,宽2~6mm,无中脉。佛焰苞叶状,长7~20cm,肉穗花序狭圆柱形,长5~12cm;花两性,淡黄绿色;花被片6;雄蕊6。浆果倒卵形。花期5~7月,果期8月。生于山沟、溪涧潮湿流水的岩石间,或泉水附近。主产四川、浙江、江苏。
【采制】: 秋、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性状】: 根茎扁圆柱形,常有分枝。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粗糙,有环节,节间长0.2~0.8cm,具细纵纹,上方叶痕呈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有的有残存叶基;下面残留须根或圆点状根痕。质硬,断面纤维性,类白色或微红色,内皮层环明显,可见多数维管束小点及棕色小点。气芳香,味苦、微辛。
【化学成分】: 根茎含挥发油,油中主成份为α-,β-,γ-细辛醚(α-,β-,γ-asarone),并有细辛醛(asarylaldehyde)、二聚细辛醚(bisasarin)、丁香酚(eugenol)及黄樟油素等。
【性味】: 性温,味辛、苦。
【功能主治】: 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用量3~9g。
石菖蒲



英文名: Grassleaf Sweetflag Rhizome

学名: Rhizoma Acori Graminei,,,0.0.0.0 88921,215, 【来源】: 蔷薇科植物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的根。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有时带紫色。羽状复叶,基生叶有长柄,茎生叶互生。托叶镰状,有齿;小叶7~21,矩状椭圆形,长1.5~6cm,宽0.5~3cm,先端钝,有小突尖,基部截形或浅心形,边缘有圆而锐的锯齿,小叶柄基部具小托叶,穗状花序顶生,圆柱形,花小而密集;花被4裂,花瓣状,紫红色。瘦果椭圆形,褐色,花被宿存。花果期7~9月。生于山坡、草地、林缘灌丛及田边。主产江苏、浙江。
【采制】: 春、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 干燥。生用或炒炭用。
【性状】: 根呈不规则纺锤形或圆柱形,稍弯曲或扭曲,长5~25cm,直径0.5~2cm;表面灰褐色或暗紫色,粗糙,有纵皱纹、横裂纹及支根痕;质硬,断面较平坦或皮部露出绵状纤维。味微苦涩。
【化学成分】: 含地榆甙Ⅰ、Ⅱ(ziyu-glycoside Ⅰ,Ⅱ)、地榆皂甙A、B、E (sanguisorbin A,B,E)和没食子酸、鞣质等。
【性味】: 性微寒,味苦、酸、涩。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烫伤、痈肿疮毒。用量9~15g。 [附注] 同属植物长叶地榆S.officinalis L.var.longifolia (Bert.) Yu et Li的根亦作地榆入药。
地榆



英文名: Garden Burnet Root

学名: Radix sanguisorbae,,,0.0.0.0 88922,215,"

 【来源】: 为石蒜科植物石蒜Lycoris radiata (L'Herit.) Herb.的鳞茎。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鳞茎广椭圆形。初冬出叶,线形或带形。花茎先叶抽出,高约30cm,顶生4~6朵花;花鲜红色或有白色边缘,花被筒极短,上部6裂,裂片狭披针形,长4cm,边缘皱缩,向外反卷;雄蕊6;子房下位,3室,花柱细长。蒴果背裂。种子多数。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生于阴湿山地或丛林下,也有栽培。产华东、中南及西南。
【采制】: 春、秋季采挖野生或栽培后2~3年的鳞茎,洗净 晒干,或切片晒干。
【性状】: 鳞茎广椭圆形,长4~5cm,直径2.5~4cm,上端有长约3cm的叶基,基部生多数白色须根;表面由2~3层黑棕色干枯膜质鳞片包被,内部有10多层白色富粘性的肉质鳞片,生于短缩的鳞茎盘上,中心有黄白色的芽。气特异,味极苦。
【化学成分】: 含石蒜碱(lycorine)、加兰他敏(galanthamine)、石蒜胺碱(lycoramine)等。
【性味】: 性温,味辛、苦。
【功能主治】: 消肿,解毒,催吐。用于疔疮肿毒、食物中毒、痰涎壅塞、黄疸、水肿腹水。用量1.5~3g。 [附注] 同属植物黄花石蒜L.aurea Herb.的鳞茎亦作石蒜入药。

石蒜



英文名: Shorttube Lycoris Blub

学名: Bulbus Lycoridis Radiat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