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西药品 > 文章内容

广谱抗病毒药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3-05 13:11浏览:

广谱抗病毒药

一、核苷类似药

利巴韦林

利巴韦林(三氮唑核苷),又名病毒唑,为广谱抗病毒药。

【体内过程】

口服易吸收,,脂类食物促进其吸收,主要在肝脏代谢,经肾脏排出。【药理作用】

对DNA和RNA病毒均有抑制作用:甲型、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乙型脑炎病毒、副黏病毒、甲型肝炎病毒和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等。

机制:在病毒感染的细胞内→被腺苷激酶磷酸化→单磷酸利巴韦林,二、三磷酸利巴韦林→单磷酸次黄嘌呤核苷(IMP)脱氢酶的抑制剂→抑制细胞单磷酸鸟苷(GMP)合成→抑制多种病毒核酸的合成。

【临床应用】

①治疗丙型肝炎患者:口服,与干扰素联用;

②治疗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气雾疗法;

③用于盛行性出血热、麻疹并发肺炎:静脉给药;

④用于带状疱疹、生殖器疱疹等:局部。

【不良反应】

口服或静滴给药可引起血清胆红素升高;

胃肠道反应:可见食欲减退、胃部不适、腹泻等;

大剂量或长期用药,引起可逆性贫血。

有致畸作用,孕妇禁用。

二、生物制剂

干扰素

干扰素,由Ⅰ型(IFN-α、IFN-β、IFN-ω)和Ⅱ型(IFN-γ)组成。

Ⅰ型IFN:抗病毒作用

Ⅱ型IFN: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活化作用。

IFN口服无效,注射给药。

①IFN-α为广谱抗病毒药。

机制:通过诱导机体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酶,抑制病毒复制。

IFNs通过抗病毒作用、免疫调节作用,治疗病毒感染。

临床用于多种病毒感染性疾病,如慢性肝炎、疱疹性角膜炎、带状疱疹等,亦用于抗肿瘤。

②IFN-α2b用于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

不良反应:流感样综合征,如发热、寒战、头痛、乏力等,可发生骨髓暂时抑制、皮疹及低血压。

胸腺肽α 1

胸腺肽α 1为一组免疫活性肽,可诱导T细胞分化成熟,调节其功能。

临床用于慢性肝炎、艾滋病、其他病毒性感染,肿瘤治疗。

转移因子

转移因子是从健康人白细胞中提取的一种核苷肽,无抗原性,可将供体细胞免疫信息转移给未致敏的受体细胞,使其获得供体细胞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亦能起到佐剂作用。

临床用于艾滋病、病毒感染、霉菌感染,肿瘤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