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西药品 > 文章内容

化学合成类抗菌药----磺胺类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3-05 13:01浏览:

化学合成类抗菌药: 磺胺类

磺胺药是兽医上较常用的一类合成抗感染药物,具有抗病原体范围广、化学性质稳定、使用便利、易于生产等长处。
磺胺药单独使用,病原体易产生耐药性,与抗菌增效剂如TMP(甲氧苄啶)等联用,抗菌范围扩大,疗效明显增强,在畜禽感染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十分普遍。
一、相关知识:
磺胺药种类繁多,兽医上常用的有10余种。根据肠道吸收的程度和临床用途,分为内服难吸收用于肠道感染的磺胺药、外用磺胺药、内服易吸收用于全身感染的磺胺药三大类。除磺胺脒(SG)(琥磺胺噻唑、酞磺胺噻唑现已少用)用于肠道感染、磺胺嘧啶银(SDAg)局部外用外,其他均用于全身性细菌感染,某些品种亦用于弓形体病、球虫病和住白细胞原虫病的治疗。
理化性质: 本类药普通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性粉末,在水中溶解度低,制成钠盐后易溶于水,水溶液显强碱性。

二、分 类 :
1、用于全身感染(肠道易吸收磺胺)
短效 : 磺胺异恶唑(sulfisoxazoleSIZ)
中效 : 磺胺嘧啶(sulfadiazine SD)、磺胺甲基异噁唑
(Sulfamethoxazole SMZ)
长效 :磺胺对甲氧嘧啶(SMD)、 磺胺多辛(SDM)
2、用于肠道难吸收肠道感染(肠道难吸收磺胺):柳氮磺吡啶 (SASP)
3、外用磺胺药:磺胺醋酰(SA)、磺胺嘧啶银

三、体内过程:
根据磺胺药在肠道的吸收情况,可分为肠道易吸收类和肠道难吸收类,前者适用于治疗全身性感染,后者则适用于治疗肠道感染。
1.吸收
磺胺药吸收率因药物、家畜种类的不同而有差异,各种磺胺药的平均吸收率顺序为: SM2>SM1>SDM′>SD。 家畜种类不同,磺胺药吸收的一般顺序是:犬>猪>马>羊>牛 。
2.分布:全身各组织
较高:血液、肝、肾、
较低:神经、肌肉、脂肪
大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SD最低,50-80%血液浓度进入脑脊液,
药物不同,结合率不同。 牛:SD >SM2>SDM
因动物种类不同有很大差异:牛〉羊〉猪〉马
3.代谢
磺胺药主要在肝脏中被代谢,代谢的方式有乙酰化、羟基化、结合和氧化等。家畜乙酰化程度的顺序是:兔>绵羊>马>猫>犬>禽。大多数家畜只发生轻度的乙酰化,犬的乙酰化程度极低。乙酰化厚毒性不减,而且有的增加。
羟基化:绵羊>牛>猪=0
与葡萄糖酐酸结合:不同药物而不同
氧化:反刍兽
半衰期:药物不同、动物不同均不一样。
4.排泄
肠道难吸收的药物:肠道排泄
肠道易吸收的药物:肾

四、抗菌谱
磺胺药的抗菌谱较广,能抑制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及一些阴性菌。
1、特点:
广谱、抑菌;对G+、G-球菌、G-杆菌,少数真菌、衣原体、原虫(球虫、住白细胞虫),放线菌有效;某些磺胺药,对分枝杆菌,绿脓杆菌也有效。
2、不同磺胺药的抗菌作用强度
不同的磺胺药抗菌作用强度不同,一般依次为磺胺-6-甲氧嘧啶(SMM)>磺胺甲基异噁唑(SMZ)>磺胺异恶噁唑(SIZ)>磺胺嘧啶(SD)>磺胺二甲氧嘧啶(SDM)>磺胺对甲氧嘧啶(SMD)>磺胺二甲基嘧啶(SM2)>磺胺邻二甲氧嘧啶(SDM’)。

五、注重事项
PABA对酶的亲和力大5000-15000倍,要有充足的剂量和疗程、首次加倍。 脓组织和坏死组织中PABA含量较高。易产生耐药性 :葡菌〉大肠杆菌〉链球菌 。原因:代谢途径、PABA、酶结构、外源叶酸 都有程度不同的交叉耐药性。
1、不良反应:
急性/慢性中毒;
泌尿系统功能破坏及防备;
过敏反应;
造血系统反应,急性溶血性贫血;
CNS反应;
消化道反应。
2、耐药性:易产生,尤药量不足,疗程过长时。

六、选药原则
(1)全身性感染,选用肠道易吸收磺胺药 以SMM、SMZ、SD、SM 2。
(2)肠道感染选用PST,SG等 。
(3)治疗创伤时,可外用SML 。
(4)尿道感染以选用对泌尿道损害小的SIZ 、 SM 2 等较好。

七、常用磺胺及制剂
磺胺嘧啶(SulfadiazineSD)
磺胺二甲嘧啶(SulfamethazineSM2)
磺胺二甲异恶唑(SulfafurazoleSFZ菌得清,净尿磺)
磺胺甲基异恶唑(SulfamethoxazoleSMZSinomin)
磺胺间甲氧嘧啶(SulfamonomethoxineSMM制菌磺 )
磺胺对甲氧嘧啶(SulfamethoxydiazineSMD消炎磺)
磺胺间二甲氧嘧啶(SulfadimethoxineSDM )

磺胺嘧啶(SulfadiazineSD)
【作用于用途】
本品为治疗全身感染的中效磺胺,抗菌谱广,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对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的抑制作用较强,能通过血脑屏障渗入脑脊液。
临床主要用于流脑,为治疗流脑的首选药,也可治疗上述敏感菌所致其他感染。
【剂量与用法】
口服,每日150-300mg/kg,1-2次/日;肌注,每日0.1g~0.2g/kg,分2~3次。静注用量与肌注相称,每日1次。
【副作用】
有时有恶心、呕吐、眩晕等。
严峻反应可有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尿、过敏性皮疹,偶致剥脱性皮炎。
可致肝、肾功能损害等。
有可能致畸胎,孕畜禁用。

磺胺二甲嘧啶(SulfamethazineSM2)
本品为治疗全身感染的短效磺胺药,作用与用途同SD,但较弱,可透入脑脊液,对流脑有效。特点为本品及其乙酰化物的溶解度均高,不易引起结晶尿和血尿,可不加服碳酸氢钠,临床用于流脑及一般感染。留意首剂加倍。
本品与泰乐菌素又协同作用。

磺胺二甲异恶唑(Sulfafurazole )
(别名:磺胺异恶唑,菌得清、净尿磺、磺胺异氧唑GantrisinSIZ)
【作用与用途】
本品为治疗全身感染的短效磺胺药,抗菌效力比磺胺嘧啶强,乙酰化率低,不易形成结晶尿。临床主要用于泌尿系统感染亦可用于流脑和细菌性痢疾等。
【剂量与用法】
口服,每日0.1g~0.2g/kg,分4次;首剂均加倍。
【副作用】
与SD相似,但本品不易引起泌尿系统不良反应。

磺胺甲基异恶唑 Sulfamethoxazole ,SMZ
(别名:磺胺甲恶唑、新诺明,新明磺)
【作用与用途】
抗菌谱与SD相似,但抗菌作用较强。磺胺药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乙酰化物的溶解度低,轻易在尿道中析出结晶而致结晶尿、血尿及闭尿等,大剂量应用时宜与碳酸氢钠同服。与增效剂TMP合用,其抗菌效能有明显增强,可增加数倍至数十倍。临床用于喉炎、急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皮肤化脓性感染、菌痢、伤寒及副伤寒等。
【剂量与用法】
口服,每次25mg/kg,2次/日。复方新诺明片SMZ+TMP,25~30mg/kg/次,2次/日;首剂加倍;
【副作用】
1 、参见SD。对肾脏损害较SD小,但大剂量、长期使用也可发生。
2、 变态反应、皮疹、药物热有时也可发生。

磺胺间甲氧嘧啶Sulfamonomethoxine (SMM)
(别名:制菌磺、长效磺胺、磺胺6甲氧嘧啶、4磺胺 6甲氧嘧啶)
本品为治疗全身感染的长效磺胺药,t1/236~48小时,体内乙酰化率低,血浓度较高,在尿中不易引起结晶。用于菌痢、肠炎、喉炎、肺炎、泌尿道感染及皮肤化脓感染等。不良反应较少,有轻度恶心、食欲不振、过敏性皮疹及白细胞减少等。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剂量,每次15mg~20mg/kg,1次/日;首剂均加倍。本品是治疗鸡住白细胞虫病的首选药之一。

磺胺对甲氧嘧啶(SMD)
作用与用途: 抗菌作用、临床疗效与SD相似。内服吸收迅速而排泄较慢,作用维持时间长,体内乙酰化率低,不易引起泌尿道损害。
本品除有广谱抗菌作用外,尚有显著的抗球虫、抗弓形体作用。
主要用于防治犊牛、鸡、兔球虫病,亦用于防治鸡传染性鼻炎、禽霍乱、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病、猪狗的弓形体病(常与乙胺嘧啶合用)及狗、猫的诺卡菌病。

磺胺多辛Sulfadoxine (Sulfadimoxine Fanasil (SDM)
(别名:磺胺邻二甲氧嘧啶,周效磺胺、磺胺5、6二甲氧嘧啶)
为长效磺胺药,维持血中有效浓度最长,t1/2长达150小时,抗菌作用稍弱于SD。主要用于气管炎、肺炎、菌痢、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及预防风湿热等。宜同服适量碳酸氢钠,多饮水。肾功能减退和对磺胺过敏者忌用。口服剂量,15mg~20mg/kg,1次/3~5日;首剂均加倍。

磺胺脒 Sulfaguanidine (SulfamidineSG)
(磺胺胍、克痢啶、止痢片)
口服吸收很少,系最早应用于肠道感染的磺胺药。主要用于急慢性肠炎、菌痢及预防肠道手术感染。首剂均加倍。

磺胺嘧啶银 Sulfadiazine Silver (SD Ag)
本品为外用磺胺药,具有磺胺嘧啶的抗菌作用与银盐的收敛作用,对绿脓杆菌具有强盛抑制作用,比甲磺灭隆强,特殊适用于烧伤及烫伤创面感染。局部应用可有一过性疼痛,对磺胺过敏者忌用,有粉剂、1%~2%乳膏或软膏供局部应用。

磺胺苯酰(Sulfabenzamine,SML Sulfamylon)
(别名:磺胺米隆,磺胺苄胺、甲磺灭隆、马法尼、氨苄磺胺)
本品为外用磺胺药,对多种革兰阳性菌及阴性菌有效。特点是对绿脓杆菌有强大抑菌作用,且不受脓液、体液、坏死组织及对氨苯甲酸等的影响,能迅速渗入创面及焦痂。临床用于防治烧伤感染、术后感染及创伤炎症。
【副作用】
1 局部刺激症状,如疼痛、烧灼感。
2 偶有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