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09-08-19 20:34浏览:
次
常见病原菌所致感染及抗菌药物选用
金葡菌:皮肤软组织、血流感染、心内膜炎、肺炎、脑膜炎、食物中毒
表葡菌:血流感染(海内新生儿多见)、心内膜炎(人工瓣膜装置术后)、尿路感染等。
腐生葡萄球菌:尿路感染,以膀胱炎为多见。
治疗:MSSA苯唑西林、氯唑西林等,此外也可采用第一或第二代头孢菌素
MRSA去甲万古霉素,单用或与阿米卡星、利福平、磷霉素等联合应用
链球菌属感染
A组溶血性链球菌:蜂窝织炎、丹毒猩红热、扁桃体炎、产褥热、血流感染、肺炎
肺炎链球菌:肺炎、脑膜炎
草绿色链球菌:心内膜炎
B组溶血性链球菌:血流感染、脑膜炎多见于新生儿
治疗:首选青霉素,过敏者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心内膜炎青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唑啉联合氨基糖苷类如疗效不理想,万古霉素
肠球菌属感染
感染:尿路感染、腹腔感染、血流感染、心内膜炎
治疗:氨苄西林、青霉素G、哌拉西林、大环内酯类等具相称敏感性,尿路感染依药敏单独选用呋喃妥因(适用于膀胱炎)氧氟沙星等
耐药者选用万古霉素,国外报道约占5%~10%或以上耐药。
奈瑟球菌属感染
淋病奈瑟球菌:淋病
脑膜炎奈瑟球菌:脑膜炎、血流感染、关节炎
卡他莫拉菌:呼吸道感染
治疗:淋球菌:青霉素为首选,已被头孢曲松(小量1次肌注)、氟喹诺酮类、大观霉素等取代
脑膜炎球菌:青霉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呋辛
卡他莫拉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克洛,头孢丙烯、头孢氨苄、头孢拉定
嗜血杆菌属感染
流感嗜血杆菌:会咽炎、支气管四周炎、肺炎等,国外普遍推行流感嗜血杆菌菌苗接种,故该菌引起的小儿脑膜炎现已少见。
杜克嗜血杆菌:软下疳,性病。
治疗:流感:首选氨苄西林或氯霉素,
血流感染或脑膜炎: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噻肟。
会咽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杜克:红霉素,SMZ-TMP、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曲松
埃希菌属感染
感染:血流感染、尿路感染、胆道感染、腹膜炎、脑膜炎、肺炎等
治疗:尿路、肠道:SMZ-TMP、喹诺酮类(诺氟沙星、吡哌酸等)、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呋辛酯等。
尿路和肠道以外的中等度感染哌拉西林、庆大霉素、氟喹诺酮类等。
严重感染化脓性胆管感染、腹膜炎、脑膜炎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并可考虑与氨基糖苷类合用。
克雷伯菌属感染
病原菌:肺炎克雷伯菌、催产克雷伯菌、硬鼻结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等,肺炎克雷伯菌约占95%
感染:肺炎、血流感染、尿路感染、脑膜炎
治疗: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及阿米卡星常高度敏感,氟喹诺酮类对肺炎克雷伯菌也具较好抗菌活性。
尿路感染及轻、中度:庆大、氟喹诺酮类等。
严重感染:血流感染、脑膜炎、肺炎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和氨基糖苷类。
多重耐药株:重症监护病房,按药敏结果选用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等)。
假单胞菌属感染
病原菌:铜绿假单孢菌、荧光假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等,,以铜绿假单胞菌最为多见,
感染:尿路感染、烧伤创面及褥疮感染、血流感染、肺部感染、脑膜炎等。
治疗: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氨曲南、亚胺培南、多粘菌素B、阿洛西林、美洛西林、磷霉素等,
窄食单胞菌属感染
病原菌:有临床意义的主要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近年来该病原菌引起各系统感染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约占非发酵菌的第三位。
感染:呼吸道感染,亦可引起血流感染、尿路感染、心内膜炎等。
治疗:复方SMZ-TMP、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等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素类菌高度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