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西药品 > 文章内容

抗真菌感染治疗药物简介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09-08-19 20:32浏览:

抗真菌感染治疗

全身用:两性B、5FC、咪康唑(静)、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口、静)、青G(放线菌)、磺胺(奴卡菌)

消化道:制霉菌素、曲古霉素、克霉唑、咪康唑(口)

局部用:克霉唑、咪康唑 、益康唑、制霉菌素、金褐霉素(眼曲菌病0.1%溶液,1%软膏)

两性霉素B

抗真菌作用:对隐球菌、念珠菌、皮炎芽生菌、孢子丝菌、曲菌均具良好抗菌活性

药代特点:广泛分布于肾、肝、肺、心等组织,脑脊液浓度约为血浓度的2-4%

不良反应:本品具有肾、肝、心、血液系统损害,过敏反应等

适应症:念珠菌、隐球菌、曲菌等真菌引起的呼吸道、尿路、肠道、中枢神经系统等感染
剂量:应用本品时需小剂量并同时加用激素,隐球菌脑膜炎患者需同时予以两性B鞘内注射。

两性霉素B脂质体

特点:

 分布于网状内皮组织、肝、睥和肺组织中,减少肾组织浓度,

低血钾及肾毒性少见(常用的两性霉素B为去氧胆酸盐肾浓度高)

剂量高/天3-6mg/kg(0.6-0.7 6mg/kg)滴速相对快

品种:目前在欧洲上市有三种剂型

1.两性霉素脂质复合体(Amphotericin BlipidcomplexABLC)

2、两性霉素B胶质分散体(Amphotericin B colloidd dispersionABCD)

3、两性霉素B脂质体(liposome amphotericin B AMBL)

l 适应症:曲菌病、隐球菌病、念珠菌病 (临床疗效尚在进一步评价)

氟康唑

 抗真菌作用:对白念珠菌、隐球菌具较高抗菌活性,其他念珠菌属、曲菌作用差,体外抗菌作用略逊于酮康唑,体内作用强

药代特点:口服吸收完全,血浓度高,体内分布广,组织浓度高,CSF可达到血浓度50-60%

不良反应:2386例中10%,半数消化道,其次皮疹,N.S1% (头痛、头晕、失眠等),一过性ALT上升1%,病人可耐受长程治疗

适应症:

AIDS口咽部念珠菌感染,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感染(酮康唑无效者仍可用)

 念珠菌所致肺、腹腔感染、肾盂肾炎

AIDS隐球菌脑膜炎,减少复发

 剂量:皮肤粘膜念珠菌感染:口服首剂400mg以后100-200mg/日

败血症、脑膜炎及严峻深部真菌感染:前3日600-800mg/日,以后400mg/日

酮康唑

抗真菌作用:念珠菌、皮炎芽生菌、孢子丝菌、曲菌作用差

 药代特点:口服易吸收,体内分布广,至炎症关节液、唾液、胆汁、脂肪、皮肤、血脑屏障穿透差

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泻1-3%;头晕、失眠、皮疹、搔痒2%:肝损害,偶有严重肝毒性0.01%(有死亡者),一般轻度,可逆

适应症:用于泌尿生殖道、呼吸、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剂量:治疗深部真菌病200-400mg/日

伊曲康唑itraconazole

广谱抗真菌作用:念珠菌、皮炎芽生菌、孢子丝菌、包括曲菌有作用

 药代特点:高度脂溶,食物同服,吸收上升,组织浓度为血浓度2-5倍

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头痛、头晕、搔痒等,毒性低于酮康唑

 适应症:临床用于皮肤癣菌感染疗效佳,有效率80%,曲菌病的有效率为39-70%,长程治疗AIDS患者隐球菌病,中性粒细胞缺乏症真菌感染预防尚待进一步评价

 剂量:200-400mg/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