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肿瘤疾病 > 文章内容

癌症误区:多数人被搞晕,你中招了吗?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1-12-20 09:13浏览:

癌症,是难解的世界难题,一提到癌症,很多人就会感到害怕,但对于癌症,很多人都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就是因为这样对癌症会存在误区。只有多了解癌症,了解治疗癌症的方法,癌症的相关知识,才能更好的得到治疗。

  误区一:

  46%的50~59岁受访者

  癌症晚期就没救了

  输12

  专家解惑:

  即使癌症发生转移,严重程度也不一样,不可一概而论。随着医学的进步,癌症即使发现时已是晚期,治疗效果仍不错。随着医学方面的不断突破,即使晚期癌症也能得到较好控制,存活期可延长几年。只要遵医嘱进行治疗,有希望长时间“带瘤生存”。

  误区二:

  许多人认为癌症不可预防

  其实不然

  专家解惑: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1/3恶性肿瘤可预防,1/3可治疗,1/3可治愈,预防癌症的主动权掌握在每个人自己手里。美国癌症研究学会曾指出,防癌简单的方法是多吃果蔬,可减少20%患癌几率,并建议人们每日至少吃5份蔬果(1份约85克)、减少动物性脂肪摄入、保持标准体重、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戒烟限酒。只要坚守“预防重于治疗”的第一道防线,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已知的癌症危险因素,再加上定期筛检的第二道防线,远离癌症并不难。

  误区三:

  人体只有呈弱碱性是健康的

  酸性体质特别容易患癌

  输12

  专家解惑:

  科学上并无酸碱性体质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人体中有多种液体,包括细胞内液、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液和淋巴液)、消化系统分泌的各种消化液以及汗液、尿液等,这些液体各有各的酸碱度,所谓的“体液”说法十分模糊。

  误区四:

  吃素者不易患癌

  24%人认为素食患癌风险低

  专家解惑:

  研究表明,经常吃大鱼大肉的人患癌风险的确更高,而素食者天天吃果蔬,膳食纤维摄取充足,患大肠癌风险比正常人低。然而,长期吃素可能造成营养失衡。研究发现,素食者可能因动物性脂肪摄取太少而增加患癌风险,是爱吃肉的人的2~2.5倍。想要防癌,均衡饮食特别重要,一定不要偏食或挑食,尽量以天然食材为主,加工品以每周1~2次为限,且每天吃5份不同颜色的蔬果。

  误区五:

  1/5受访者认为

  癌症主要由遗传基因导致

  专家解惑:

  事实上,遗传只是癌症发生的因素之一,环境污染、不良生活和饮食习惯、过度压力等,都和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有些癌症遗传风险较高,需要注意筛查,比如母亲患有乳腺癌,女儿患乳腺癌的风险为一般人的2~3倍。但有些癌症的遗传风险很小,比如结直肠癌患者中,仅有5%左右和遗传相关。研究证实,与基因相比,吸烟、酗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空气污染、化学与农药残留等环境污染,对身体的伤害更重。

  误区六:

  不让癌细胞摄取到任何营养

  就能将癌细胞“饿死”

  专家解惑:

  临床上曾有癌症患者为“饿死”癌细胞只喝水、吃少量果蔬,结果自己却被饿死。一般来说,断食的癌症患者一周体重可减少10公斤,免疫力降低,反而让癌细胞更易存活。研究发现,糖是癌细胞最喜欢的食物,大肠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癌症的发生率都与爱吃糖有关。爱吃高升糖指数食物的女性患大肠癌风险比正常人高3倍。精制糖类和精加工食品,如甜饮料、糖果、糕点等零食都属于这类食物,人们最好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