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21-11-09 10:37浏览:
次
你关注过自己身上的痣吗?你害怕它恶变、或是讨厌它影响颜值,欲除之而后快吗?在本篇文章中,寓言姐姐教你如何判断和预防痣的恶变。
寓言姐姐:美容皮肤科医生。在三甲医院做过多年皮肤科大夫。
有“痣”不在年高,很多人都是有痣青年。
痣,俗称“痦子”,学名色素痣、痣细胞痣,是我们皮肤上一种很常见的现象,表现为大小不等,独立存在的小黑点或者小疙瘩。
为什么会长痣?原因至今不清楚。可能与种族、年龄、环境、某些疾病都有关系。
痣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其实它就是一团细胞,严格说起来算是一种良性肿瘤。
痣的分类必须要提一下,根据在皮肤里的深浅位置不同,痣分为三种。
交界痣:存在于表真皮交界的地方。这种痣颜色较黑,边缘清楚,多和皮肤平齐。像个年轻气盛的小伙子,细胞比较年轻意气,受刺激了可能会黑化,做出伤人的事情(有可能恶变)。
皮内痣:住在真皮里。最常见为半圆形,往往凸出皮面,可以是黑色、褐色、肉色,有的上面有毛发。这种如同老年人,痣细胞年纪大了,比较成熟,不再容易激动(一般不会恶变)。
混合痣:两个地方都有。好比人到中年,各方面处于逐渐成熟期,状态介于前两种之间。
大部分人关注身上的痣无非两个原因:
第一,安全问题:会不会恶变?
第二,美观问题:要不要去掉?
今天姐姐先来说说安全问题:
痣会恶变的概念进入大众视野,得归功于冯小刚导演的那部《非诚勿扰2》,剧中李香山得的致命顽疾恶性黑色素瘤,就是脚背上一颗黑痣恶变而来。
一时间坊间谈痣色变,姐姐记得那段时间不光门诊被攻陷,连半夜了都有人来急诊问痦子会不会变成癌。
虽然有点草木皆兵了,但是至少让大家都认识了这个病。
黑色素瘤最讨厌的地方是:不易发现,易转移,恶性程度高,目前治疗手段效果都不太好。
但是,不要紧张。
如果早期诊断,进行治疗的话,是可以治愈滴。科学家们现在也研究出了靶向治疗的新药,提高了疗效。
况且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率是非常非常非常滴低,低到什么程度呢?几十万分之一。
所以99%以上的痣都是良民,求大家高抬贵手放它们一马,不用赶尽杀绝。
但是毕竟痣有这样的前科,也是需要监控的,那什么样的痣需要警惕呢?
1.长在四肢末端:亚洲人黑色素瘤的患者大半以上都长在肢端。如果肢端有痣,尤其是平齐皮肤的痣(包括指甲下的黑条),再尤其是容易摩擦的部位如脚后跟、脚底、掌心、外阴这些地方的黑色平痣,可以考虑直接手术去掉以绝后患。
2.容易摩擦的部位:其他部位的痣对于亚洲人来说相对安全。如果痣经常受到刺激,如衣领的摩擦,过多的日晒,反复的激光治疗,手欠抠抓等等,也是有恶变风险的。
3.个头有点大:一般超过5毫米直径的,恶变的风险会高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要5毫米以上的都是坏家伙,很多皮内痣都能长到这么大。
4.中年以后长的痣:尤其40岁以后长的黑痣样改变,需要提高警惕。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监控?
现在大家都有手机,可以定期拍下痣的照片,尽量保持拍摄条件前后一致,隔几个月比对一下。
如果痣的样子改变不大,就不必自己吓自己。
注意不要美拍,一定要拍痣的素颜照记住了吗?
如果痣出现了以下的情况,就需要去皮肤科就诊了。
这里列出的是现在国际上通用的自测方法,简称ABCDE原则
A(Asymmetry)不对称
B(Border)边缘不规则
C(Color)颜色改变
D(Diameter)直径
E(Evolution)发展
考虑到这个版本大家接受无力,姐姐帮着翻译一下。
A不对称,说明痣一边大一边小,长歪了。
B不规则,说明痣不呈美好的圆形或椭圆形,边缘不整齐丑丑的,长残了。
C颜色改变,表面出现了颜色不均匀或者一下子变得非常黑,看起来就不像好东西。
D直径,超过6毫米,个头太大了。
E发展,长得太快,明显突起,像迅速发胖。
这五点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色素痣是否有黑化倾向,为了便于记忆,姐姐将其归纳为“歪丑胖大黑”。如果你碰巧是个兰方人,可以把它谐音成“歪丑胖大海”,胖大海请原谅我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