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21-12-07 07:35浏览:
次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相信大家对于口腔健康的护理是很关注的,而且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独特的口腔护理方法,以此来保护自己的口腔,但是在我们的这些方法中,有些是科学的,有些却不一定科学健康,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盘点一下在生活中常见的五大口腔护理误区,帮助大家在护理口腔健康时尽量避免这些误区,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吧。
误区一
牙齿只要没有什么异常的感觉,就表示牙齿很健康,不用定期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每年1--2次常规牙科检查、洁牙是重视身体健康、追求完美生活的表现之一。通过常规牙科检查,以及每3-5年的X线检查,可以发现可能存在的牙齿隐匿龋坏、牙龈及牙周等问题,并做到早治疗。
误区二
牙齿出现了小黑洞,但是既不疼痛也不影响美观,所以不用去管它,等疼了再去补。牙齿出现小洞一定要及时治疗:治疗时痛苦小,成功率高,使用牙色补牙材料也能获得良好的美学效果,而且修复初发小龋洞的费用较少。如果任由这个牙洞继续腐败下去,等小龋洞长大,严重到影响牙神经,引起疼痛的程度,此时治疗疗程长,治疗后还需要牙冠保护,疗程延长。
误区三
牙龈出血每个人都会有,有的人甚至每天都有,很正常,不用大惊小怪去专门检查和治疗。健康的牙龈在刷牙、进食时是不出血的。如果出现这种问题,就说明你的牙龈发生了炎症。每个人在其一生中的某个时间段都可以发生不同程度和范围的牙龈炎,表现为牙龈红肿,充血、水肿,刷牙时牙龈易出血。这是因为牙齿周围堆积了大量的菌斑软垢和牙石。
误区四
一两颗牙齿松动或脱落,不用急着修补,因为我还有很多颗,不影响基本使用。牙齿虽然是身体最硬的器官,但有时一个巧劲,比如摔倒、冲撞,甚至吃饭时被鸡骨头硌到,都可能使牙齿劈开,松动或者脱落。另外,慢性牙龈炎、牙周炎使牙龈的营养供应不上,牙齿自动脱落在所难免。
误区五
我每天坚持刷牙,所以我的牙很健康,不需要去洗牙。牙齿很白很健康并不意味着“牙周组织的健康”。牙周洁治俗称“洗牙”,主要是去除牙面及牙齿周围的牙石,菌斑,软垢及色素。牙石,菌斑,软垢及色素的堆积会引起牙周组织的炎症,最常见的表现是牙龈红肿,刷牙出血,有的还有口腔异味。洗牙就是要给牙齿创造一个清洁的环境。
通过对以上文章的了解,相信大家对于一些日常生活中口腔护理的误区也有一定的了解了,对于口腔健康的护理,我们要采用科学健康的方法去护理,不能仅凭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来判断自己的牙齿是否健康,每年定期的去检查一次牙齿,这样对于口腔健康也是有很大益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