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口腔疾病 > 文章内容

这些牙齿健康护理误区 你有忽略过吗?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1-10-20 10:05浏览:

误区一

牙齿只要没有什么异常的感觉,就表示牙齿很健康,不用定期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每年1、2次常规牙科检查、洁牙是重视身体健康、追求完美生活的表现之一。通过常规牙科检查,以及每3-5年的X线检查,可以发现可能存在的牙齿隐匿龋坏、牙龈及牙周等问题,并做到早治疗。

误区二

牙齿出现了小洞,但是既不疼痛也不影响美观,所以可以等疼痛出现了再去补。牙齿出现小洞一定要及时治疗:治疗时痛苦小,成功率高,使用牙色补牙材料也能获得良好的美学效果,而且修复初发小龋洞的费用仅为30-150元。如果任由这个牙洞继续腐败下去,等小龋洞长大,严重到影响牙神经,引起疼痛的程度,此时治疗疗程长。

误区三

牙龈出血每个人都会有,有的甚至天天都会有,很正常,不需要大惊小怪去专门检查和治疗。健康的牙龈在刷牙、进食时是不出血的。如果出现这种问题,就说明你的牙龈发生了炎症。健康牙龈表现为粉红色,质地坚韧,即使刷牙时用了较大的力量也不会引起出血。因此很有必要通过定期洗牙去除菌斑、牙石,保持牙龈的健康状态。

误区四

一颗两颗牙齿出现松动或者脱落,只要不影响基本使用,就不用急着修补。牙齿虽然是身体最硬的器官,但有时一个巧劲,比如摔倒、冲撞,甚至吃饭时被鸡骨头硌到,都可能使牙齿劈开,松动或者脱落。而缺牙过多,造成的咀嚼效率下降也会降低生活质量。一般在牙齿脱落后三个月左右可以考虑修复治疗。

误区五

我的牙齿很白很健康,而且坚持每天刷牙,所以不需要去洗牙。牙齿很白很健康并不意味着“牙周组织的健康”。牙周洁治俗称“洗牙”,主要是去除牙面及牙齿周围的牙石,菌斑,软垢及色素。牙石,菌斑,软垢及色素的堆积会引起牙周组织的炎症,最常见的表现是牙龈红肿,刷牙出血,有的还有口腔异味。洗牙就是要给牙齿创造一个清洁的环境。

误区六

洗牙容易把牙齿表面的牙釉质磨损,对牙齿健康不好。牙齿表面的牙釉质是人体中最坚硬的组织,洗牙时使用的超声洁治器是通过超声震动接触牙石将其去除,并且功率是可以根据患者牙石的多少及质地调节的,而且超声洁治器工作时有冷水进行冷却,对牙釉质没有明显影响。它与牙钻完全不同,不会磨去牙釉质。定期洗牙是预防牙龈炎症及牙周炎的最有利的措施。

误区七

洗了很多次牙,总是没有意想之中的洁白,肯定是没有洗干净。洗牙的目的是去除牙面和牙齿周围的牙石,软垢,菌斑及外源性色素,不是漂白牙齿,单纯洗牙是无法改变牙齿本身的颜色,使之洁白的。

误区八

已经过了青春期,牙齿形状已经长成,如果不整齐美观,做牙齿矫正也无济于事。即使是40岁的人也可以通过矫治获得一口整齐美观的牙齿。现代正畸理论认为牙齿矫正没有年龄限制,而且大量成人正畸成功的例子也使更多的成人来进行这项治疗。成人正畸可能需要稍长的正畸周期,而且正畸完成后保持的时间也需要更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