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20-10-24 18:01浏览:
次
牙震荡
1.牙外伤时,牙周膜的轻度损伤称为牙震荡,又称为牙挫伤或称为外伤性根周膜炎
2.临床表现:患牙牙齿轻微的酸痛感、伸长不是感或叩痛,轻微的松动或不松动,无移位;温度测验可为一过性敏感症状,若做牙髓活力测试,从略敏感到无反应不一;x线表示正常或根尖牙周膜增宽
3.治疗;(1)一到二周应使患牙休息,必要时降低咬合以减轻患牙的咬合负担(2)受伤后1、3、6、12个月应进行定期复查。
牙折
1.外力直接撞击是牙折的常见原因。
2.按牙齿解刨部位可分为冠折、根折、冠根联合折三型
(1)冠折时,牙本质已暴露,并有轻度的敏感者,可行脱敏治疗。敏感较重者,可行临时冠,内衬氧化锌丁香油糊剂黏固,待有修复性牙本质形成后,在用复合树脂修复牙冠形态
(2)根折多发生在牙根完全形成的成年人。根折部位最多的根尖1/3折断。一些患者就诊时,牙髓活力测试无反应,但六到八周后可出现反应。
(3)冠根联合折以斜形冠根多见。
3.(1)对于根尖1/3折断;在许多情况下,指上夹板固定,观察。若牙髓状况良好,可调整咬合。当牙髓有坏死时,进行根管治疗术。
(2)对根中1/3折断;可用夹板固定,复查。黏着夹板技术是固定根折最简便的方法。一般固定三到四个月。以后每隔六个月复查一次。
(3)颈侧1/3折断并与龈沟相交通时;将不会出现自行修复。如牙根长度足以进行桩冠修复时,可用切龈术,或用正畸牵引法或牙槽内牙根移位术
4.根折的愈合方式;硬组织愈合、结缔组织愈合、骨和结缔组织愈合、折断线感染。
牙脱位
1.牙齿受外力作用而偏离,以致部分或完全脱离牙槽窝着称为牙脱位。碰撞是引起牙脱位最常见原因。
2.脱位可分为部分脱位和完全脱位。根据外力的方向,部分脱位又可分为;脱出性脱位、嵌入性脱位。
(1)脱出性脱位和侧向性脱位;x片显示牙根尖与牙槽骨的间隙明显增宽。
(2)嵌入性脱位;x片显示牙根尖与牙槽窝无明显间隙,根尖周膜间隙消失。
(3)牙齿完全性脱位;可见牙槽窝内空虚。
(4)牙齿脱位都伴有牙龈撕裂和牙槽骨骨折。
3.脱位后并发症
(1)牙髓坏死
(2)牙髓腔变窄消失
(3)牙根外吸收
(4)边缘性牙槽突吸
4.治疗;
(1)部分脱位牙;结扎固定四周。术后3、6、12个月复查。
(2)嵌入性脱位;复位后两周做根管治疗,不可强行拉出复位。年轻恒牙,任其自然萌出。
(3)完全脱位牙;0.5小时内进行在植,90%患牙可避免牙根吸收。牙脱位后应立即将牙放入原位,如不能即刻复位,也可将患牙置于患者的舌下或口腔前庭处,也可放在牛奶、生理盐水、自来水杯子内,切记干藏,最长不能超过两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