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耳病当中,中耳炎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类,这种疾病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失聪。
那么,中耳炎在早期会有哪些症状提示我们呢?传统中医对于中耳炎又是如何解读的呢?现今又有哪些好的办法可以对中耳炎进行有效防治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耳鼻喉科主任王俊阁教授,将为我们系统全面地讲解中医如何化解中耳炎的侵袭,守护耳朵的健康。
3月3日晚18:03播出
欢迎锁定澳亚卫视三生有幸
王俊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耳鼻喉科主任
案例回顾
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宁女士是一位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据她讲述,自己有长达两年的耳鸣症状,总感觉耳朵里面很胀、很闷,这次从外地过来,特意来北京看看中医,想从根本上治愈这种疾病。
另外,她本身是位教师,平时的工作压力也比较大,那她长期的耳鸣是否与职业有关呢?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全世界有轻度听力损失者近6亿,中度以上的听力损失者2.5亿。
中国有听力障碍残疾人2057万,居各类残疾之首,其中七岁以下聋幼儿可达80万,每年还会新产生聋儿3万余名;而老年性耳聋患者则有949万,随着人口寿命的增长和老龄化的到来,老年性耳聋的人数还会不断增加。
听力障碍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社会交往和个人生活质量,加强耳病防治。
因此,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等10个部门共同商定,确定将每年的3月3日定为全国爱耳日,目的就是让更多人了解致聋原因、危害及预防方法,提高防聋意识,从而早发现、早诊断、早康复,避免耳聋的发生。
我们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种耳病,在门诊中非常常见,它就是中耳炎。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好发于儿童。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非化脓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等,化脓性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中耳炎的出现影响到了很多人的耳部健康,也会给他们带来很多困扰。
实际上,中耳炎的类型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其临床表现也多有差别,以今天故事主人公宁女士所患的分泌性中耳炎为例,她最大的感受就是耳朵里面很胀、很闷,同时还伴有耳鸣。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耳鼻喉科主任王俊阁教授介绍说,
成人患上分泌性中耳炎一般都有感冒的病史,后来会感觉到耳朵发闷、听力下降以及耳朵不舒服,总想着抠耳朵;
如果是婴幼儿,则表现为对周围声音反应差、抓耳、睡眠易醒、易激惹;
如果是已经上学的小孩,那么就容易出现耳朵发闷、听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等表现。
王俊阁教授提醒,凡是出现了以上这些症状,那么家长一定要重视,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检查。现在中耳炎的检查也很简单,只要做纯音测听和声导抗检查就可以确诊病情了。
中耳炎的发病原因不是单一的,除了与自身因素有关外,还与外界一些不良因素相关。如:
不幸感冒后,炎症在蔓延;
自己吸烟或被迫吸二手烟;
日夜经常听大分贝的音乐;
没留心擤鼻涕方法不正确;
外出游泳时,口鼻耳进水;
常带耳机,导致过度用耳。
很多人都很担心,一旦患上中耳炎,是不是就有失聪的危险?
对此,王俊阁教授解释说,其实并没有这么严重。如果是成人,只要积极治疗,还是可以治愈的。如果是小孩,那么就要根据它的发病原因进行治疗。比如他是由于腺样体增生肥大导致的,那么可以进行腺样体射频消融手术;如果是腭裂先天性畸形导致的话,那么就要进行腭裂修复,然后再配合药物治疗,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
但是如果患病时间比较长,超过3个月的话,那么就会有损伤听力的风险了。
耳朵是人体五官当中的听觉器官,近年来听力障碍患者趋于年轻化,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除去不可控因素之外,其实与个人生活习惯有着很大的关联。
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又应该如何保护耳朵的健康呢?
提倡健康生活,饮食起居要正常;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志致病;
关注天气冷热,提防感冒发烧;
清淡饮食,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最后再一次提醒大家,中耳炎疾病的发生和我们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要想做好中耳炎的预防工作就要从我们的生活开始。
其实得了中耳炎并不可怕,只要我们重视它的治疗,效果还是非常好的,但前提是大家一定要去正规医院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