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牙齿的“黑三角”是什么?
答:相邻牙齿外形最突点虽然接触在一起了,可是相邻牙齿之间的牙龈并不能完全覆盖两个牙齿的邻接点之间的间隙到牙齿的牙颈部时,肉眼所能看到的一个三角形间隙,我们称之为黑三角。
二、为什么那么多人害怕黑三角?
大部分人害怕黑三角,是因为它特别难看。但黑三角真正可怕的是,它不但无法自我修复(不可逆),反而可能会越来越严重。一方面是黑三角容易造成食物嵌塞,另一方面它更容易让细菌积累,影响牙周健康。
三、形成「黑三角」的病因:
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研究发现了以下几种可能的病因:
①理性牙龈萎缩
这种情况主要是老年人比较常见,随着年龄增长,牙龈会出现少量退缩,但只会造成轻微的牙齿敏感。
②牙周炎
由于长期不良的口腔卫生,会导致牙结石、牙菌斑在龈缘、牙缝间堆积,不断刺激牙龈,造成牙龈红肿、口臭、牙松动,牙龈也会慢慢萎缩,露出牙根。
③牙列不齐
牙齿拥挤会导致牙缝间的软垢牙石不容易得到清洁,牙龈长期炎症,就会导致牙龈退缩,当通过矫正,原本拥挤的牙齿排齐后,相邻牙齿间过大的间隙就会暴露出来,导致明显的牙龈黑三角。
④刷牙方式不正确
刷牙时用力不当,也会刺激牙龈,特别是习惯横着刷往往更容易发生牙龈萎缩,另外不正确的使用牙签也会刺激局部的牙肉和牙槽骨,形成牙龈萎缩。
⑤不良的口腔修复体
如有做的不好的假牙,比如活动假牙的卡环会刺激牙龈,发生炎症,从而造成牙龈萎缩。
四、如何避免出现黑三角?
1全面的口腔护理
黑三角的产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牙齿清洁没有清洁好,导致产生牙菌斑牙结石从而导致牙龈萎缩而产生,注意清洁牙齿可以有效减少黑三角产生。
运用正确的刷牙方式,坚持每天至少刷牙两次,使用软毛牙刷,切忌拉锯式的刷法牙方式,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使用牙缝刷、冲牙器、牙线等辅助清洁工具,全面的对牙齿进行清洁,这样除了可以减少黑三角的出现之外,还可以预防其他的口腔疾患。
2洗牙
牙周病的进展大都缓慢,及时发现苗头,近早一步停下牙周病进程。洗牙可以有效清除牙结石、软垢,每半年一次为最佳。
3牙周刮治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有时候做完常规洁牙(俗称洗牙)后,还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牙周刮治?
首先,必须弄清楚支持牙齿的牙周组织(牙龈和牙槽骨)的健康状态。
牙周组织的健康与堆积在牙齿上的牙菌斑(较软)和牙结石(较硬)的数量密切相关。
对大多数人来说,去医院洁牙时,牙齿上的牙菌斑基本上已经发展成了牙结石。牙结石最容易沉积的部位就是下前牙的舌侧和上后牙的颊侧。
定期洁牙的人也会有不同程度的牙结石堆积,间隔的时间越长,堆积的牙结石就会越厚越大。
牙结石首先在牙齿与牙龈的交界处开始沉积,如果堆积的牙结石没有及时去除,面积就会越来越大,并朝着牙龈下发展,导致牙龈炎症。牙龈炎症会引起牙龈肿痛,这种肿痛感就像皮肤被针刺一样。
长时间的牙结石堆积最后会造成牙槽骨吸收和牙周袋形成,牙周袋内很容易聚集食物残渣和细菌。这样恶性循环,最后的结果就是牙齿松动、脱落。
由于不使用牙线、刷牙方法不正确,或者其他因素(如牙列不齐、口腔内有不良修复体、药物作用、激素水平的变化)的影响,也许一个人只有牙龈上的结石,没有牙槽骨吸收的现象,此时只需要常规洁牙。
当牙龈下存在牙结石,或有牙槽骨吸收迹象时,常规洁牙往往无法清除牙龈下的结石,此时需要进行牙周刮治了。
牙槽骨一旦吸收就很难再生,所以,牙周刮治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进一步的牙槽骨吸收,牙周袋形成以及牙龈出血,利于牙齿稳固及健康。
经过牙周刮治(包括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的患者,每3到4个月需要进行一次牙周维护,因为他们牙龈下堆积结石的几率比一般人要高。同时,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每天至少两次),每天坚持使用牙线,对维护牙周健康也能起到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