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口腔疾病 > 文章内容

体检项目临床意义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7-11-02 10:47浏览:

 普通体检,包括外科、耳鼻喉科、内科(血压、心电图、B超)、妇科以及X光等项目,其结果一看就理解,而验血的结果虽然有正常参考值对比附于每项结果之旁,但若有高低值时,并不是人人都知道其意义。为此,现把一些体检项目开列于下供大家参考(临床意义):
1、葡萄糖(血糖GIu):
增高:生理性增高见于餐后1-2小时、情绪紧张等;注射葡萄糖或肾上腺素后、胰岛素不足(糖尿病)、颅内压增高、脱水等。
减低:生理性减低见于饥饿、运动等;胰腺癌、注射或口服过量胰岛素或降血糖药物、严峻肝病等。
2、尿素氮(BUN):
增高:各种原因引起脱水、休克、心功能衰竭的肾前性病理性增高、各种肾脏疾患所致的肾功能不全或衰竭、尿路梗阻等。
减低:严重肝病、肝坏死等。
3、尿酸(UA、URIC):
增高:痛风、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红细胞增多症、肾功能减退、子痫、中毒性肝病等。
减低:遗传性黄嘌呤尿症等。
4、总胆固醇(Tch、CHOL):
增高: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综合症、胆总管阻塞、糖尿病、粘液性水肿等。减低:甲亢、恶生贫血、溶血性贫血等。
5、甘油三酯(TG、TRIG):
增高: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先天性脂蛋白酶缺陷、脂肪肝等。
减低:甲亢、肝功能严重衰竭等。
6、高密度脂蛋白(HDLC):
减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因其称为冠心病的保护因子。故增高时反有益。
7、低密度脂蛋白(LDLC):
增高: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症。因其称为致动脉硬化脂蛋白,故减低时反有益。
8、甲胎蛋白(AFP):
增高:肝癌、肝硬化、恶性畸胎瘤、肝母细胞瘤、卵黄囊肿瘤、急性肝炎、重病肝炎恢复期等。
9、EB病毒壳抗体(VcA_I_gA):
阳性:EB病毒感染、鼻咽癌。
10、癌胚抗原(CEA):
增高:结肠癌、直肠癌、胰癌、胆管癌、胃癌及其他癌症,吸烟的老年男性有增高倾向。
1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天门冬氨基转移酶(AST)
增高:肝胆疾病、心血管疾病、服用损肝药物,饮酒过量等。
12、乙肝"二对半"
HBsAg和HBsAd(乙肝表面抗原和抗体):HBeAg和HBeAd(乙肝e抗原和抗体):HBcAb(乙肝核心抗体)。以上即为乙肝的"二对半",正常均阴性。下列各种"组合"的阳性,其意义如下:
①HBsAg、HBeAg、HBcAb均阳性:急性或慢性乙肝。
②HBsAg、HBcAb阳性:无症状HBV(乙肝病毒)携带、急性HBV感染。
③HBsAg、HBeAb、HBcAb均阳性:急性乙肝趋向恢复、无症状HBV携带者。
④HBsAb、HBcAb阳性:表达有既往感染已获得免疫力。
⑤HBsAb阳性:被动或主动免疫,对HBV有免疫力。
⑥HBeAb、HBcAb阳性:有既往感染史、急性HBV感染恢复期。
⑦HBcAb阳性:急性HBV感染核心窗口期(尚未发病但可传染)。
各种检验数值,有些是直接的即特异性强的(如乙肝的检验)。有些则需要全面考虑综合分析,不是1+1=2那么简朴。因此,"对号入座"的结果,有时较明白,有时则需要做更多的检验和听取专科医生意见。
血常 规 检 查
红细胞(RBC):
正常情况:男性: (4-5) *1012/L; 女性: (3.5-4.5) *1012/L
增高: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降低: 贫血出血
血红蛋白(Hb):
正常情况:男性: (120-150) g/L; 女性: (105-135) g/L
增高: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降低: 贫血出血
白细胞(WBC):
正常情况:(4-10)*109/L
升高: 各种细胞感染炎症严重烧伤.明显升高时应除外白血病.
降低: 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 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
中性粒细胞:
正常情况:(50-70)%
增高: 细菌感染炎症;
降低: 病毒性感
嗜酸性粒细胞:
正常情况:(0-00.75)%
增高: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
淋巴细胞:
正常情况:(20-30)%
增高: 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降低: 免疫缺陷
单核细胞:
正常情况:(3-8)%
增高: 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血小板(PLT):
正常情况:(100-300)%
升高: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症状性血小板增多症感染炎症恶性肿瘤缺铁性贫血外伤手术出血脾切除后的脾静脉血栓形成运动后.
降低: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播散性红斑狼疮药物过敏性血小板减少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损害增多血小板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机能障碍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进.
网织红细胞计数:
正常情况:(00.5-1.5)%
增高: 溶血性贫血大量出血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应用维生素B12时.
降低: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
血 沉:
正常情况:男性: (0-15) mm/h; 女性: (0-20) mm/h
增快: 急性炎症结缔组织病严重贫血恶性肿瘤结核病.
减慢: 红细胞增多症脱水.
血 脂 分 析
总胆固醇(T-ch):
正常情况:成人 ≤5.2mmol/L
增加: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高脂血症,肾病综合征,甲减,糖尿病,黄色瘤病,动脉粥样硬化,牛皮癣,胆道阻塞及胆汁瘀滞,妊娠后期,急性失血后,白内障,摄入富含胆固醇饮食后等。
减少:甲亢,重症贫血,肝硬变,吸收不良综合征等。
甘油三酯(TG):
正常情况:≤1.7mmol/L
增加:特发性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肥胖症,甲减,糖原累积病等。
减少:甲亢,阿狄森病,重症肝破坏,吸收不良综合征等。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
正常情况: ≤3.12mmol/L
增加:Ⅱ型高脂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糖尿病,甲减,阻塞性黄疸,黄色瘤病等。
降低:低蛋白血症,无β-脂蛋白血症等。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
正常情况:≥1.04 mmol/L
被认为是一种抗高脂血症的抗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体液因素。HDL-ch降低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增加:原发性胆汁性硬变,慢性肝炎,慢性乙醇中毒。
减少:糖尿病,肾脏疾病,肝脏疾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Ⅳ型高脂血症,急性感染等。
肝 功 能 检 查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
正常情况:0-45u/L
增高:急慢性肝病,胆道感染,胆石症,急性胰腺炎,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衰,肺梗塞,流脑,SLE等。儿童,严寒,过度劳累,剧烈运动,溶血反应亦可升高。
血清谷-草转氨酶(AST):
正常情况:0-50u/L
临床意义:(1)当心肌梗塞时,血清AST升高,在发病后6-12小时之内显著升高,48小时达高峰,3-5天恢复正常。(2)各种肝病也可引起AST升高。如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3)心功能不全、胸膜炎、肾炎,服用某些药物如异菸肼、氯丙嗪、鲁米娜等均可使AST升高。
血清碱性磷酸酶(AKP):
正常情况:32-130u/L
临床意义:(1)肝胆疾病:阻塞性黄疸时,由于胆汁排泄不畅,使AKP滞留血中而增高。急慢性黄疸型肝炎或肝癌时也可使AKP升高。(2)骨骼系统疾病如:骨细胞瘤、骨折恢复期、骨转移癌等,血清AKP增高。
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
正常情况:0-50u/L
临床意义:(1)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时,血中GGT明显升高。其原因是癌细胞产生的GGT增多和癌组织本身或其四周的炎症刺激作用,使肝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以致血中GGT增高。(2)阻塞性黄疸、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胆道感染、肝硬化等都可使GGT升高。(3)其他疾病如心肌梗塞、急性胰腺炎及某些药物等均可使血中GGT升高。
总胆红素(STB):
正常情况: 成人:1-21umol/L
胆红素总量增高、间接胆红素增高: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输血,恶性疾病,新生儿黄疸等。
胆红素总量增高、直接与间接胆红素均增高: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变,中毒性肝炎等。
胆红素总量增高、直接胆红素增高:肝内及肝外阻塞性黄疸,胰头癌,毛细胆管型肝炎及其他胆汁瘀滞综合征等。
直接胆红素(SDB):
正常情况: 0-10umol/L
临床意义同上
间接胆红素(SIB):
正常情况:1-14umol/L
临床意义同上
总蛋白(TP):
正常情况: 60~83g/L
增加:高渗性失水,多发性骨髓瘤,阿狄森病,某些急慢性感染所致高球蛋白血症等。
减少:慢性肝病,肝硬变,慢性感染,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腹泻,肾病综合征,营养不良等。
白蛋白(Alb):
正常情况:35~55g/L
增加:偶见于脱水所致的血液浓缩。
减低:肝病,肾病,营养不良等。
球蛋白(G):
正常情况:20~29g/L
增高:失水,结核病,黑热病,血吸虫病,疟疾,麻风,SLE,硬皮病,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肝硬变,骨髓瘤,淋巴瘤等。
减少:皮质醇增多症,长期应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出生后至3岁,球蛋白呈生理性降低。
肿瘤标志
正常情况:成人 0 ~ 20 nl/ml;
异常情况:
1.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AFP明显升高,约有77.1%的患者AFP升高但也有 18%病人可无AFP升高,值得注重。
2.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AFP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AFP升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受损坏的肝细胞再生而幼稚化时,肝细胞便重新具有产生AFP的能力,随着受损肝细胞的修复,AFP逐渐恢复正常。
3.生殖腺胚胎性肿瘤患者血清中AFP可见升高。
4.妇女妊娠3个月后,血清AFP开始升高,7~8个月时达到高峰.
癌胚抗原(CEA):
正常情况: 0 ~ 5ng/mL
主要用于胰腺癌、结肠直肠癌、胃癌、肝细胞癌、肺癌、乳腺癌等的临床监测,也见于绒毛膜癌、骨癌、前列腺癌和卵巢癌,但无早期诊断价值。此外,CEA轻度增加也见于某些消化道疾病,如肠梗阻、胆道梗阻、胰腺炎、肝硬化等。
血清CA125:
正常情况:0-35u/ml
对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性高,而其特异性较差,所以,不能凭单一免疫学检测判定其类型。但多种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犹如时检测CA125,CEA,铁蛋白及组织多肽抗原(TPA),可提高定性诊断的可靠性。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正常情况:0-4ng/ml
前列腺癌时,血清PSA明显增高,但有部分病人当肿瘤局限或隐匿性前列腺癌时,
血清PSA在临界范围内或正常。当前列腺缺血、急性尿潴留、前列腺炎、膀胱镜检查、直肠指捡或按摩时,血清PSA明显升高。一些前列腺良性增生的患者PSA也轻度升高,故测定游离PSA可帮助鉴别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前列腺癌者血清游离PSA与总PSA比值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放可用于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