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口腔疾病 > 文章内容

慢性病旧疾易复发 教你打好“保胃战”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7-11-28 14:19浏览:

  “秋分”到秋意浓,谨防疾病“来敲门”

    上周三,扬城迎来“秋分”节气,秋分后,是胃病的多发与复发季节。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患有慢性胃炎的人,应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同时,秋天会引起高血压、冠心病、胃病等旧病复发,若疏于防范会加重危险。对此,本报特请专家做了详细分析与温馨提醒。

    【关键词:高血压】

    分析:50%的心血管疾病

    由高血压引起

    随着天气转凉,一些人在生活、饮食上不多加防护,导致血压上升,其中,以中老年人为主。中医院急诊科主任中医师马正明告诉记者,由于高血压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全世界50%的心血管疾病是由高血压引起的,因心血管疾病死亡又占各种死因的第一位。

    马主任说,如果高血压病人反复出现时轻时重的鼻出血,这可能与血压波动有关,往往是中风早期的一种征兆。老年高血压病人,在鼻出血1个月到6个月内约有一半可能发生中风。

    提醒:注意保暖,高血压患者

    不可练“秋冻”

    马主任建议,高血压病人的饮食治疗,主要是定食定量,少食多餐;少吃脂肪,脂肪控制在总热量的10%以内;补充钾钙,即多吃些富含钾、钙的绿叶蔬菜、鲜奶、豆制品、野菜、果实类等。另外,减少食盐,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内等。

    值得提醒的是,秋冬季注意保暖,高血压患者不可练“秋冻”。平时注意心理卫生,重视性格修养,以保持良好心理状态。为此,可做深呼吸,全身放松,精力集中于慢呼、慢吸气上,呼吸柔和平缓,让心情恢复平静。适当的有氧运动具有降压效果。具体运动项目可选择练太极拳、气功、散步、慢跑、广播操、保健按摩等。

    【关键词:慢性胃炎】

    分析:秋季是胃病多发季节

    秋冬季节,也是胃病的多发与复发季节。中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陆春双介绍,慢性胃炎病程迁延,反复发作,中年以上多见。症状常不典型,常见症状为上腹部饱胀、不适、无规律的疼痛、嗳气、恶心、反酸、食欲不振、疲倦、乏力、面色黄白、精神不振等。萎缩性胃炎还有贫血、消瘦、腹泻、舌炎等。

    提醒:饮食以温软淡素为宜,秋季要防腹部着凉

    陆主任说,由于饮食不节是导致慢性胃炎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饮食疗法就成为治疗慢性胃炎的重要方法。胃病病人的饮食应以温软淡素为宜,吃饭时细嚼慢咽,切忌暴饮暴食,更要注意不吃生冷、过热、过硬、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医学家和营养学家还建议,一般人,尤其是胃病病人摄入的脂肪应以植物油为主,以保持血液中前列腺素的正常水平,这对减少胃病的发生和促进胃病患者的康复,均是十分有益的。

    在气候变化较大的春、秋季节,因昼夜温差悬殊,所以,要随气候的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夜间睡觉时,要盖好被子,以防腹部着凉,导致胃病复发。

    【关键词:冠心病】

    分析:有呼吸短促、晕厥

    等表现,须作多项检查确诊

    中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王小斌介绍,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因病变部位、程度和血管痉挛等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冠心病发作的典型征兆是胸口有强烈的受挤压感或疼痛,持续2分钟以上;疼痛由胸部蔓延到左臂或颈的左边;大量出汗、呼吸短促、疲倦,有时还有头昏、眩晕,甚至晕厥等。

    由于不能仅根据胸痛等症状或心电图改变,就确诊为冠心病。因此,须作多项实验室检查,如测定血脂、心电图、负荷试验、超声心电图等。

    提醒:限制热量,降低脂肪,保持情绪愉快轻松

    在中药治疗上,可用于治疗冠心病的活血化瘀中药有丹参、川芎、鸡血藤、蒲黄、五灵脂、三棱、莪术、当归和三七等。对冠心病人的饮食治疗是家庭治疗中的一项重要的治疗措施。在饮食治疗中应包括多吃些对心脏有益的食物,适宜病人的合理饮食和药膳治疗。

    其中,对心脏有益的食物较多,如牛奶、豆制品、大蒜等。牛奶中的成分可抑制体内合成胆固醇,减少胆固醇的吸收和软化动脉血管等。冠心病人还应多吃糙米、小米、玉米等粗粮,多吃些含纤维素多的豆芽菜、韭菜、胡萝卜、芹菜等,少吃或不吃精糖类食品,如少吃糖果、糕点等甜食。

    要学会冷静地处理各种问题,保持情绪愉快、轻松。同时,良好而充裕的睡眠,可使呼吸、心跳趋缓,使心肌需氧减少,是养心护心的良策。

    通讯员 汤红芳 记者 周阳